我的老师案例.doc

我的老师案例.doc

ID:48581148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6

我的老师案例.doc_第1页
我的老师案例.doc_第2页
我的老师案例.doc_第3页
我的老师案例.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的老师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方法】诵读法、归纳法、表演法、自主尝试、合作讨论、品味探究、拓展迁移【教学设计】撰写人:乔敏娟1.学习内容分析(教材分析):《我的老师》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是安排在这一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物风采”,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为体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这一特点,我认为本文的学习目标应设定为领略人物(蔡老师)的风采——温柔美丽富有魅力,感受人物的情感(师生之间浓浓的感情)。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与蔡老师之间的7件小事,以“回忆—喜爱——依恋—思念”的感情线索把七件小事串联起来,中心是“老师爱学生,

2、学生爱老师”。前五件事写得概括,从“面”上概括体现中心;后两件事写得具体,从“点”上刻画人物,深化主题。前面五件事主要体现“师爱生”,依据作者感情步步加深的顺序排列,感情的分量一件比一件重,对“我”的影响一件比一件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把文章推向高潮。后面两件事则体现了“生爱师”,字里行间无不表达出孩子内心里对老师的真诚热烈的情感,也烘托和反衬了蔡老师对学生的爱,她用爱在学生心里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这七件小事看似零碎,但很具体直观,符合儿童的记忆特点和叙事特点。而且作者用童心来回忆往事,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使得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事十分生动、感人。兼之从课内写到课外,从校内写到校外,

3、从平时写到假期,从学习写到生活,师生感情步步加深,所选事例丰富多彩,在内容上也并无雷同,顺序安排井然。很利于学生学习这样的写作方法。2.学习者分析初一学生处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正是天真浪漫又向往成熟的时候,从感情上来说,他们告别了自己熟悉的母校,心里对曾经相处六年的老师大多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我的老师》这篇课文很容易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所以我认为应该这篇课文的教学,应该从品味情感的角度,去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情动于衷而形于外,这篇课文既易懂又易于表演,让学生说、演、写,对师生情感的题材,学生因为熟悉,一定能做到,并且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难忘的互动学习过程。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4、掌握“军阀、褪色、卜问吉凶”三个词的读音(2)能力目标:能理清文章脉络,能通过表演推敲情节,品味人物情感。初步掌握“线索”在文章中的运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4.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梳理文章内容,学习围绕中心选择感受最深的事来写人的方法。(2)教学难点:推敲情节,领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1.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资源应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进入师生真情氛围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你们的老师吗?你能不能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你最喜欢的老师

5、?……是啊,从三岁进入幼儿园起,一路来我们遇到多少老师,有的像慈母,有的像严父,有的像朋友,不同的风格却诠释着同一个字:爱。让我们走进魏巍的《我的老师》,在他涓涓细流的回忆中,品味纯美的师生情。(选择一两个学生问为什么用这个形容词,引出师生之间的故事)愉快地回忆自己喜欢的老师。思索,并表达图片创设情境,营造一种浓浓师生情的氛围,让学生更易于产生代入感,对课文情感的把握更准确。二:走近作者,铺垫老师的影响魏巍(1920.1.16~2008.8.24)河南郑州人。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原名魏鸿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八路军,1950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斗。回国

6、后发表了一批文艺通讯,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8月逝世。引导学生看作者简介着重强调作者的成就看PPTPPT强调作者成就的意图是为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中“蔡老师对作者一生的影响”作铺垫三:明确学习目标1.梳理文章内容,学习围绕中心选择感受最深的事来写人的方法。2.推敲情节,领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组织学生了解本节课学习目标读目标PPT对本堂课要完成的任务有明确的了解四:初读课文大声朗读课文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并注意红色字

7、的读音:军阀、褪色、卜问吉凶。2.边读边想,作者回忆了那些事?PPT出示初读课文的要求。引导学生按要求朗读齐读课文课本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由于课文较为接近学生生活,语言平实,可以要求学生边读边对作者所回忆的事件在心里有个初步概括五:再读梳理1猜猜这几幅图分别表现的是文中哪个故事,你能给它们取个小标题吗?2.迅速浏览课文,并以“谁干什么”的格式为文中每个小故事取个小标题,并概括中心(分析中心、了解文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