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的排序.doc

近体诗的排序.doc

ID:48582320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6

近体诗的排序.doc_第1页
近体诗的排序.doc_第2页
近体诗的排序.doc_第3页
近体诗的排序.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近体诗的排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近体诗的排序一、绝句排序要想给绝句排序,必须弄清绝句的一些格律特点。绝句是对平仄要求很严的格律诗之一,它分为五绝和七绝两种,而七绝用得最多。七言绝句的常见形式有仄起式和平起式两种,下面只以七言绝句的仄起式为例,说说绝句的平仄、用韵及其排序问题。1.仄仄平平平仄仄,如首句押韵,则本句改为:仄仄平平仄仄平△2.平平仄仄仄平平△。3.平平仄仄平平仄,4.仄仄平平仄仄平△。说明:平声即现代汉语中的阴平、阳平二调即习惯称的第一声,第二声;仄声则为上声、去声及古汉语的入声。上声、去声即习惯称的第三声,第四声。古入声现在已分派到平上去三声中了,分派到上

2、声去声的,自然还是仄声,难以分辨的是分派到阴平、阳平中的入声,不过我们从古诗词中的仄声韵的词中,可以累积一些古入声字,或用方言去分辨。当然分辨不出,也可以不管它。因为我们考虑的平仄,是每句的双字即五言诗的二四字,七言诗的二、四、六字的平仄,这就是习惯所称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七言诗的双字的平仄情况不外乎是“平——仄——平”和“仄——平——仄”两种,无论哪种情形,都是平仄交替出现的。只要我们能确定任意的两个字的平仄,也就可以推断出这一句的正常平仄形式。而用韵情况则是逢双必押,即二四句必须押韵,且五绝以仄声韵为正格,七绝以平声韵为正格

3、。由上式我们知道,如果首句入韵的绝句(因如果首句不入韵,则难度要大得多,所以通常考查排序的诗,多为首句入韵的,故本文只讨论首句入韵的绝句),则有如下几个特点:1、  押韵:在四句诗中,二、四句必是押韵的,如首句入韵,则有三句是押韵的,只有第三句不押韵;2、  平仄:根据格律诗要求,同联平仄相对,异联平仄相粘(即相同)的原则,一二句与三四句的分别平仄相对,二三句平仄相粘即相同。因此,在押韵的三句中,与第三句平仄相同的一句必是第二句。剩下的一四句平仄相同。据此,我们可以用以下的步骤给打乱了顺序的绝句排序,下面试以高考题为例,略作说明。全国高考

4、第六题:排列下边四句诗的顺序,把题前的字母填在方格里。(3分)(A)杨柳青青着地垂(B)借问行人归不归(C)杨花漫漫搅天飞(D)柳条折尽花飞尽□→□→□→□这显然是一首七绝,根据七绝的格律特点,我们确定以下解题步骤:1.先找韵脚,2.再看平仄,3.根据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的写诗一般原则,如有这样一道题目:根据要求,分别给下面四句诗重新排序,将排好的顺序填在方框里。A.忽闻春尽强登山B.终日昏昏醉梦间,C.又得浮生半日闲D.因过竹院逢僧话1、登山所遇是个得道高僧,谈话之后,愁闷的心情豁然开朗:□→□→□→□2.登山所遇的是个俗不可耐的庸僧

5、,原先的一点好心情,也变得兴趣索然:□→□→□→□由此可见,绝句排序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但如果我们掌握了绝句的格律知识,一切便迎刃而解了,而且准确迅速。因此,对于格律诗的排序问题,我们当由格律入手,先找出其普遍规律,再以之去解决具体的诗句排序问题,这样恐怕远比单从阅读的角度去推断诗意或某一首诗却寻找其规律更具有指导性意义。二、律诗的排序关于古诗的排序,特别是律诗的排序技巧,常见诸于报端、杂志和博客。但我以为这些老师所提出的方法中,普遍存在着某些不足,他们多是偏于一隅,或是仅就已有选项作的选择题为前提,或是仅就诗律的押韵和对仗进行分析,

6、有的则失之繁复,将本来只须一回合便可找出答案的题目,却花了三个步骤来完成。在多年的古诗文教学中,我发现运用诗的格律知识来解决有关律诗排序问题,十分快捷准确,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我们知道,律诗共有平起式和仄起式两种格式,下面试以常见的平起式律诗为例,具体谈谈律诗排序问题的解题方法。平起式的七律格式为:①平平仄仄平平仄(如首句入韵则改为:平平仄仄仄平平△)②仄仄平平仄仄平△③仄仄平平平仄仄④平平仄仄仄平平△⑤平平仄仄平平仄⑥仄仄平平仄仄平△⑦仄仄平平平仄仄⑧平平仄仄仄平平△说明1:上式中标有“△”的末字为韵脚,各句的平仄通常以双字即每句诗的二

7、、四、六字的平仄为准,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是指这个意思,故通常以每句的第二字来考查本句的平仄格式。说明2:平声即现代汉语中的阴平、阳平二调即习惯称的第一声,第二声;仄声则为上声、去声及古汉语的入声。上声、去声即习惯称的第三声,第四声。古入声现在已分派到平上去三声中了,即所谓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分派到上声去声的,自然还是仄声,难以分辨的是分派到阴平、阳平中的入声,不过我们从古诗词中的仄声韵的词如《念奴娇》《雨霖铃》等词的学习中,可以累积一些古入声字,或用方言去分辨那些“如木击物,其声短而实”的字可能便是入声,如白、福、得、

8、国、节等。当然分辨不出,也可以不管它。因为我们考虑的平仄,是每句的双字即五言诗的二四字,七言诗的二、四、六字的平仄,七言诗的双字的平仄情况不外乎是“平——仄——平”和“仄——平——仄”两种,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