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第三单元检测题.doc

高一化学第三单元检测题.doc

ID:48582443

大小:1.06 M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6

高一化学第三单元检测题.doc_第1页
高一化学第三单元检测题.doc_第2页
高一化学第三单元检测题.doc_第3页
高一化学第三单元检测题.doc_第4页
高一化学第三单元检测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第三单元检测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检测命题人:周四审题人:王欣华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铁合金的是()A、不锈钢B.碳素钢C.生铁D.氧化铁2.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和稀硫酸直接制得的是( )A.硫酸锌    B.硫酸镁C.硫酸铁D.硫酸铝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红热的铁放入水中,铁的表面生成氧化膜Fe2O3B.过氧化钠可作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的供氧剂C.焰色反应能用于烟花和金属离子检验D.Al(OH)3可作医用胃酸中和剂和净水剂4.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2SO4、MgCl2、FeCl2、Al2(SO4)3、(NH4)2SO4五种溶液,

2、这种试剂是()A.Ba(OH)2B.H2SO4C.NaOHD.AgNO35.过氧化钠7.8g溶于92.2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8%B.大于8%C.小于8%D.等于7.8g6.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A.无水硫酸铜B.硫酸亚铁C.食盐D.生石灰7.在FeCl3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完全反应后,余下固体的质量与所加Fe粉质量相等,则原混和液中FeCl3和Cu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7:2B.2:7

3、C.1:2D.2:18.有一块铝铁合金溶于足量盐酸中,再用过量的NaOH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后,剩余固体粉末的质量与原合金质量恰好相等,则合金中铝的含量为()A.70%B.30%C.47.6%D.52.4%9.在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沉淀部分溶解.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A.Na+、Ag+、Al3+B.Ba2+、Ag+、Mg2+C.Al3+、Fe3+、Mg2+D.Mg2+、Ag+、Al3+10.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3

4、+、NH4+、SCN-、Cl-B.Na+、H+、NO3-、SO42-C.Fe2+、Al3+、Na+、OH-D.Ba2+、Cu2+、Cl-、SO42-11.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A.烧杯中有铜无铁B.烧杯中有铁无铜C.烧杯中铁、铜都有D.烧杯中铁、铜都无12.等物质的量的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A.VB.VC,已知VB=2VC,且VA=VB+VC,则在

5、A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13..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将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A.Al2(SO4)3B.NaOHC.BaCl2D.FeSO414.将铁粉放入由盐酸、MgCl2溶液、FeCl3溶液、CuCl2溶液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则溶液含有大量的阳离子是()A.Cu2+和Fe2+B.H+和Cu2+C.Fe3+和F

6、e2+D.Fe2+和Mg2+15.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A.FeSO4B.CaOC.NaD.NaOH二、填空题16.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但不与镁反应。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Ba2+、Cu2+、OH-、Cl-、CO32-、NO3-。试根据上述性质推断,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还原产物是。17.(8分)如下图所示,横坐标表示通入气体或加入试剂的体积,纵坐

7、标表示产生沉淀的质量。请把符合下列各种情况的图像字母代码分别填入题后。(1)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2)向ALCL3溶液中加入氨水:。(3)向盐酸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向KAL(SO4)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18.(13分)红砖是用粘土高温烧结而成,因其颜色呈红色或棕红色而得名,常用作建筑材料(1)根据红砖的颜色、猜测其可能含有的成份是(写化学式)(2)为了检验你的猜测是否正确,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简要地写出各步操作过程以及最后的实验分析和结论,涉及化学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实验用品任取,该实验分几

8、步自已决定,不必写实验装置中的仪器安装)实验步骤:①用铁锤敲碎红砖,取小块磨成粉末。②③┇实验分析及结论:(3)红砖曾对我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就目前我国实际情况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