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草稿).doc

看云识天气(草稿).doc

ID:48598256

大小:4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看云识天气(草稿).doc_第1页
看云识天气(草稿).doc_第2页
看云识天气(草稿).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看云识天气(草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7《看云视天气》教案(草稿)【学科】七年级上册语文【主备教师】刘礼奎【授课时间】第周月日【教学内容】《看云视天气》【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学会“峰峦”、“一霎间”、“预兆”、“轻盈”、“弥漫”、“崩塌”等词语。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2、方法与过程:学生能够划分段落,并概况段意。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味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尤其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3、情感与价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思想品质。【重点难点】1、学生学会词语,朗读课文,理解内容。2

2、、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体味准确生动的语言。【教学时间】二课时【方法与手段】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编号)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教师讲述: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掌握规律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阴晴风雨的变幻真的是无常难测吗?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又是靠什么识别天气变化的呢?(学生回

3、答:看云),的确,云就像天气的“招牌”,“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这些谚语,就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看云识天气的经验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它将告诉我们如何解读这大自然的文字,天气的“招牌”——飘浮的云彩。(板书文题),为人类服务。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2、教师板书课题:《看云识天气》.二、明确学习目标1、教师板书要点:(1)朗读课文,会写字词。(2)划分段落,概况大意。2、教师讲述:明确了学习目标,希

4、望同学们认真自学。三、朗读课文(一)教师讲述: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其他同学认真听,发现读错及时举手纠正。(二)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有错其他同学及时纠正,教师及时板书学生读错的字。(重点词:“峰峦(luán)”、“一霎(shà)间”、“预兆(zhào)”、“轻盈(yíng)”、“弥(mí)漫”、“崩(bēng)塌(tā)”)(三)学生朗读黑板上板书的字。(四)学生男女生比读。四、划分段落(一)教师讲述:同学们通过自学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了。现在请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划分段落,并概括各部分

5、大意。要求语言简洁,准确。(二)学生自读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教师巡视。(三)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明确。1、第一部分:(1)教师提问:第一部分怎么分?为第段对吗?为什么?(2)学生答(段,总领全文。)(3)教师提问:第一部分大意是什么?(4)学生答(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2、第二部分(-段):(1)教师提问:认为第二部分分得正确的同学举手?为什么?(2)学生回答(第二部分详细介绍。)(3)教师提问:同学们觉得段与后面的-段有什么关系?(4)学生答(总领第二部分)(5)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说大意。(6)学生答(具体介绍

6、云的形态、光彩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3、第三部分:(1)教师提问:第三部分怎么分?为什么?(2)学生回答(总领全文)(3)教师提问:大意是什么?(4)学生回答(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方法和局限性。)(四)1、教师提问:这三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2、学生回答(总分总的说明顺序。)五、作业:《成长资源》44页“预习引导”1、2。第二课时一、教师导入新课。二、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板书要点:1、理解内容,体味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2、学习说明方法。)三、学习课文1、具体讨论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特征云的种类云的形状位置天气情况 高薄卷云

7、像羽毛绫纱最高阳光透过晴朗卷积云粼波很高不会带来雨雪积云棉花团2000米映着温和的阳光高积云羊群2000米云块间露出天空晴特征云的种类云的形状位置天气情况低而厚密卷层云白色绸幕高将转阴高层云毛玻璃低将要下雨或雪雨层云布满天空更低雨雪就开始下积雨云形成高大的云山更低马上就下暴雨 3、 学习课文: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八种云的?  一是云的形状,二是云的位置4、看这八种云,识别的天气是怎样的呢?从中得出一个什么规律?  位置越高的云预示天气越晴朗,位置越低的云预示天气越将下雨四、(一)教师讲述:现在请同学们对照学习目标,认真读课文。

8、(二)学生自学课文。(三)师生互相讨论:1、教师提问: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学生回答:(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往往是阴雨风雪的预兆。)3、教师提问:打比方是本文最突出的说明方法。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这样的说明方法,并体味这种说明方法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