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考古题.doc

工业通风考古题.doc

ID:48606500

大小:16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1-29

工业通风考古题.doc_第1页
工业通风考古题.doc_第2页
工业通风考古题.doc_第3页
工业通风考古题.doc_第4页
工业通风考古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业通风考古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工業通風期末考試題計算問答題(每小題1分,每附一個*,配分增加1分)會使用到的公式:l氣罩前方中軸上的抽氣風速:﹔Q為抽氣風量,x為距氣罩距離,A為氣罩開口面積。l在1atm,20°C下動壓與風速的關係:VP(mmH2O)=(u/4)2:u(m/s)為風速。l直徑固定導管的壓力損失:DTP(mmH2O)=0.03xL/dxVP:u(m/s)為導管風速,Q(m3/min)為導管風量,L(m)為導管長度,d為導管管徑,VP(mmH2O)為導管動壓。注意:所有答案須使用方括號所指定的單位。1.(9分)選擇右圖中的號碼

2、:(1)**全壓量測方式(1,2或3)。(2)**動壓量測方式(1,2或3)。(3)**靜壓量測方式(1,2或3)。(1)(2)(3)2.(22分)通風導管為穿越牆壁上一小洞,必須在導管中段設置一縮管,並於其後設置一擴張管。l令縮管前端、縮館後端、擴張管前端擴張管後端分別為1、2、3與4。l點2與3相距2ml最前端(點1)與最後端(點4)導管斷面積為0.008m2,中段導管(點2至4)斷面積為0.004m2。l有4.8m3/min的空氣流由導管中通過。l環境為1atm,20°C。l縮管段的壓力關係為SP1–SP2=1.1(VP

3、2–VP1)(查閱技術手冊)l擴張管段的壓力關係為TP3–TP4=0.33(VP3–VP4)(查閱技術手冊)l點1的靜壓值為–10mmH2O(1)點1的風速為多少m/s。(2)點1的動壓VP1為多少mmH2O?(3)點1的全壓TP1為多少mmH2O?(4)點2的風速為多少m/s。(5)點2的動壓VP2為多少mmH2O?(6)點2的靜壓SP2為多少mmH2O?(7)點2的全壓TP2為多少mmH2O?(8)點3的動壓VP3為多少mmH2O?,专业.专注..word格式,(9)*點2與3導管管徑為多少m?(10)點3的全壓TP3為多

4、少mmH2O?(11)點3的靜壓SP3為多少mmH2O?(12)點4的風速為多少m/s。(13)點4的動壓VP4為多少mmH2O?(14)點4的全壓TP4為多少mmH2O?(15)點4的靜壓SP4為多少mmH2O?(16)*****沿上圖x方向,繪出靜壓、動壓與全壓的變動情形。x範圍包括點1上游與點4下游部分管段。3(20分)在無限平面上一狹長開口(如右圖)。沿x軸與y軸的長度分別為W與L,且W>>L。z軸垂直於開口面,原點位於開口中央。開口上每單位面積的吸氣流量為q,於開口面上的垂直方向吸氣風速均勻分佈。Q=qWL積分公式:

5、(1)(10分)假設開口是由sink均勻分佈所組成,證明沿z軸方向,z方向的吸氣風速為(2)(5分)證明當時,(好像一個距離z的pointsink)(3)(5分)證明當時,(好像一個距離z的無限長linesink)4.(20分)於一氣罩後方導管測得其動壓為20mmH2O,靜壓為–35mmH2O。氣罩開口面積為0.015m2,後方導管直徑為8cm=0.08m。問(請用方括號中的單位)(1)後方導管風速[m/s]。(2)*後方導管斷面積[m2]。(3)通過後方導管風量[m3/s]。(4)通過後方導管風量[m3/min]。(5)通過

6、氣罩風量[m3/s]。(6)氣罩開口平均風速[m/s]。(7)氣罩後方全壓[mmH2O]。(8)氣罩壓力損失係數Fh。(9)若無壓力損失,氣罩後方動壓應為何值[mmH2O]。(10)在上題狀況下之導管風速[m/s]。(11)在上題狀況下之導管風量[m3/s]。(12)氣罩的進口係數Ce。(請根據以上各題結果計算,不得套公式)(13)在氣罩前方0.15m處中軸上的抽氣風速[m/s]。,专业.专注..word格式,(14)若欲使上述位置之抽氣風速達到0.5m/s,抽氣風量為何[m3/s]。(15)續上題,此時導管內風速[m/s]。

7、(16)續上題,此時導管內動壓[mmH2O]。(17)續上題,此時氣罩壓力損失[mmH2O]。(18)續上題,此時氣罩後方全壓[mmH2O]。(19)續上題,此時氣罩後方靜壓[mmH2O]。5.(12分)如右圖,一坑道通過兩開口的風速分別為u1=0.5m/s與u2=2m/s,假設風的方向均與開口面平行。空氣密度ra=1.2kg/m3,水的密度rw=1000kg/m3,重力加速度g=10m/s2,坑道中段斷面積A=3m2,坑道由一開口至另一開口的靜壓損失係數F=5.4。問(請用方括號中的單位)(1)**兩開口間的壓力差[Pa]。

8、(2)*兩開口間的壓力差[公尺水柱]。(3)兩開口間的壓力差[mmH2O]。(4)**氣流通過坑道內的動壓[mmH2O](提示:利用DP=FxVP)。(5)坑道中段的風速[m/s]。(6)通過坑道的風量[m3/s]。(7)通過坑道的風量[m3/min]。6.(19分)一運轉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