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处你最喜欢的景物.doc

写一处你最喜欢的景物.doc

ID:48609304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6

写一处你最喜欢的景物.doc_第1页
写一处你最喜欢的景物.doc_第2页
写一处你最喜欢的景物.doc_第3页
写一处你最喜欢的景物.doc_第4页
写一处你最喜欢的景物.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写一处你最喜欢的景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写一处你最喜欢的景物》教学设计作者:李沫霖来源:xsk点击:882次评论:0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本设计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凭借,极力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思无所忌、畅所欲言,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主体精神得以焕发,习作信心得以增强,表达空间得以舒展。让学生在乐此不疲的参与中,其语言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培养。教学目标1.能有顺序地观察、描写一处景物,培养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力。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努力做到“我

2、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3.通过学习例文,要求学生掌握生动、具体描写景物的方法,并学以致用。课前准备1.反复诵读《富饶的西沙群岛》,把自己最喜欢的片断或句子积累起来。2.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一次游玩,或者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六、星期天与家人一起外出游玩,并带上照相机或是画板、画笔,把自己认为最美丽的景色,或自己最喜欢的景色照下来,画下来。要求抓住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去观察、去拍摄、去画画。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回顾例文,学习要领回忆《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想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海水的?在学生讨论过程中,

3、教师相机小结:《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作者是这样描写海水的:有顺序:按照“颜色——形状——成因”的顺序写。写具体:颜色:五光十色,奇美无比;形状:一块块,一条条,互相交错。用方法:运用打比方、拟人、联想、想象等方法写一处景物。设计意图:汲取课文养料,做到读写结合,这是教材赋予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本设计充分运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质兼美的范文,注重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通过重温课文写作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二、展示作品,指导练说1.激发兴趣。自然是一本迷人的书,一本读不完的书。你看,波涛汹涛的大海,高耸

4、入云的群山,水平如镜的西湖,清澈见底的漓江,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每个地方都是一本厚厚的书,每本书中都有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也许你这样想:要是我能把自己游览过的美景写下来,那该多好!实现你的想法并不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吧。2.指导积累。课前,我们外出游玩了,并把自己认为最美丽的景色,或自己最喜欢的景色照下来,画下来了。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仔细观察一下,把观察到的有关情况按下表的要求记录下来。(见附表1)  以上你观察的几处景物中,你觉得哪一处最美?留下的印象也特别深刻?请你抓住这一处景物按下

5、列要求好好回想一下,并填好表格。(见附表2)  3.小组交流。把自己最喜欢的景物介绍给同组同学听,交流评议,互相取长补短。教师提示:看到同学的照片或绘画,听到同学的介绍,你又想到了什么?有没有新的发现?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大家一起展开讨论,或查阅资料,或问问老师,再把自己的表格写得更完善,更清楚。4.推荐作品。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自告奋勇地向大家推荐自己的作品。设计意图:实际生活是习作训练的源泉。本设计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六、星期天与家人一起外出游玩,并带上照相机或是画板、画笔,把自己认为最美丽的景色

6、,或自己最喜欢的景色照下来,画下来。这就为学生的习作训练做好了生活积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课中再让学生根据表格的提示进行回忆、填写,能帮助学生明确重点,理清思路,集中精力写出自己最喜欢的景物,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小组交流”既能在一个更大的层面上打开学生的思路,激起学生表达欲望,又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能独立尝试运用写景的方法。第二课时一、给图配文,写下见闻请大家给自己的作品写上一段文字,详细介绍这处景物的样子,介绍这个地方给你带来的感受。设计意图:“给图配文”是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因为“图”是学生自己创作的,对“

7、图”的理解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让学生给自己的作品配文,把一个平时看起来比较枯燥的习作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二、交流评析,指导修改1.投影展示两三幅作品,出示谁的照片,谁就读自己配写的文字。师生共同评析这段文字,重点说说:习作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其中什么内容把你吸引住了?哪些词句写得好?2.学生分头修改自己的习作。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国古代就有不少修改文章的佳话。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每写完一首诗,就念给老妇人听,然后问问老妇人懂不懂,老妇人听懂了,这首诗就通过了。要是老妇人听不懂,他就要再修改,直改到老妇人听懂了为止。因此,他的诗

8、写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这就是有名的“老妪能解”的故事。请同学们认真地将自己的习作修改几遍,看谁能把自己的文章改得更好。要求:请你按以下修改步骤修改习作:第一步:朗读自己的习作初稿,修改文章中的错别字和病句。第二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请同学提提意见,大家互相讨论怎样进行修改。第三步:根据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