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花式评价的弊端.doc

小红花式评价的弊端.doc

ID:48620807

大小:21.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2-26

小红花式评价的弊端.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小红花式评价的弊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红花”式评价的弊端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经常运用“小红花”式的评价,总以为这种评价方式非常适合幼儿的发展。现在我通过学习了“一种新的评价方式”的课程以后,才发现“小红花”式的评价方式存在着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绝对化:它很容易使孩子的自我评价僵化抑或极端,即当某种表现好时就是全好(好孩子),某种表现不好时就是全不好(坏孩子)。这种不准确的好或坏的概念在儿童早期一旦形成,就会很容易给孩子的思维带来凝固、刻板及僵化等不良影响。而且这种不良影响会波及到他们以后的学习及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乃至影响到他们一生对自我的正确认识、积极评价与完整人格的形成。比如现在有些大学生,当他们找工作受到挫折时,对

2、自己评价就比较极端,有的认为自己就是个“丑小鸭”,有的认为自己是个“低能儿”,等等。这样评价自己的大学生很容易出现自我效能感下降、自卑感增高、无助感上升等不良心理现象,严重者会出现抑郁或自杀等问题。追溯这些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方式,不能不说与他们从幼年时受到的“要么好、要么坏”的教育评价有关。二是抽象化:它不符合孩子们的思维特点,它过于抽象与含糊。有人会问:小红花既为孩子喜欢,也为孩子熟悉,怎么会抽象呢?从形式上说,小红花是具体的、形象的,容易被孩子接受;但从小红花所代表的意义来说,是抽象的,很难被孩子理解、明白,更不容易起到真实评价的作用。比如,孩子得到小红花就意味着做得“好”、表现得“好”

3、,没得到就是表现“不好”。也就是说,幼儿对得与不得小红花的理解仅仅在于“好”与“不好”之分。那么,孩子能理解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吗?能知道究竟是哪些方面表现好,哪些方面表现不好吗?如果孩子对这种评价(包括表扬与批评)的内在含义都模糊不清,那么我们的教育反馈还有什么意义与价值呢?如果孩子连对事物的抽象能力都没有,怎么让他们产生关于道德的“好”与“坏”的判断呢?通过这次学习,我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改变我的评价方式,在表扬孩子某事做得好时,不是奖励小红花,而是奖励一个机会、一个拥抱、一句具体的表扬,比如,“你真是老师的小帮手,能收拾好玩具”,等等。当孩子得到他们所能理解的表扬时,就会知道下次该怎

4、么做。这样的教育评价方式既注重具体与真实,也能被孩子理解与接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