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劝学.doc

教学目标劝学.doc

ID:48624584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6

教学目标劝学.doc_第1页
教学目标劝学.doc_第2页
教学目标劝学.doc_第3页
教学目标劝学.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劝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课文《劝学》备课设计【课前预习】(幻灯片由语文科代表预先布置)1.看到题目,你觉得作者可能怎样“劝学”,如果要你来劝学,你会怎么劝?2.把自己想象成荀子,模仿他的腔调大声读两遍课文(遇到生字词先放过去)。3.在课文上划出生字词并查字典,结合注解翻译课文。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针对荀子劝学的观点给出你的评论。【板块导读】懂得读书获得教养是作为一名高中生必须在高中阶段确立的学习之道。因此作为学生如何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人要想从蒙昧而走向智慧,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只有读书学习,充分利用前人的知识积累。吾生也

2、有涯而知也无涯,人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有赖于人开掘潜能,运用智慧,产生先进的思想,这就需要公民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有学习的需求和读书学习的欲望。本专题分为二个板块:“求学之道”和“经典的力量”,第一板块探讨重点是读书学习的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基本原则,有两篇古文《劝学》和《师说》。第二板块探讨的重点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学习瑞士文学家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下面我们先进入第一板块的学习。这一板块谈的是“求学之道”。两篇文章都是古人写的关于它们学习治学的经验。从语体上说是两篇古文,应该说大家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对古

3、文学习都有一定的经验,下面请几位同学来谈谈你的古文学习经验。(课堂讨论,发言,总结)好,根据我们的安排,我们我们先学习第一篇课文――《劝学》。【学习目标】1.积累基本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背诵课文。2.分析文章的内容结构,学习荀子的劝勉艺术。【学习方式】问题探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预设】一检查预习(多媒体展示,请学生作答)二导入新课2200年前,在一个清凉的夜晚,一个叫荀子的老师在淄博郊外的稷下的一个古塔旁踱步,他将应邀在明天为学生们作演讲。此时此刻,他在酝酿明天的演讲稿。“人性本恶”,我们的青年该怎么办?怎么办?荀子在自言自语,只见

4、他时而仰望浩瀚的夜空,时而平视前方的旷野,晚风拂起了他的长衫,忽然,他大声叫了起来:对,要劝他们永不停息地学习,学习圣人之道,达到化恶为善之目的。他边说边奔进客房,灯光下,荀子挥笔疾书,这一幕定格为历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荀子的这篇《劝学》,看看荀子为什么要劝人们学习,是怎么劝的,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获得什么。荀子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你了解他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介绍有关知识: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

5、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人定胜天,认为“人性本恶”,要使人化恶为善,就必须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三进入角色,诵读经典1.假设有一天你没有好好学习,或者有一段时间你放松了学习,请把自己当作荀子把《劝学》读给自己听。2.若干年后的某一天你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你突然回想起了荀子的《劝学》,你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地诵

6、读起这篇文章。3.假设你面前站着你的弟弟妹妹,你要劝勉他们学习,请用荀子的口吻把《劝学》读给他们听。4.假设你就是当年的荀子,你接受曾三的邀请,面对你的学生,请你以荀子的口吻给下面的学生“劝学”。5.为了表示对荀子的敬意,让我们齐声诵读这篇经典吧!四分析文章结构,体会荀子的思考过程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结构是,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写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等,你同意吗?如果不同意,你认为本文的结构是什么?请大家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最后进行全班讨论。讨论交流明确:

7、文章引用“君子”的话开篇,“学不可以已”这句话隐含有“已在学习”的意思,“已在学习”的“君子”体会到了学习的好处,所以说这句话。荀子将人分为“士人”、“君子”、“圣人”三类,是学习使人由“士”而为“君”进而成“圣”的,“君子”已开始了学习但还没有学到最高的境界。学习为什么不可以放弃呢?文章接着说君子体会到的学习的好处,先说“冰”,再说“青”,说“木”,说它们在一定情况下得到改进。连续三个“改进”之后自然地引出学习的好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简单地说就是“学ersonNameProductID="习使"w:st="on"

8、>习使ersonName>君子得到了提高”。总之,学习有很大的好处,本段可以概括为“学习能提高人”。本段的总论点可概括为——“要学习”。用逻辑三段论结构表述为: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