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本由厚到薄.docx

教案本由厚到薄.docx

ID:48624740

大小:16.4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教案本由厚到薄.docx_第1页
教案本由厚到薄.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案本由厚到薄.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案本由厚到薄(注重课前)教材是提供给老师进行教学的素材,它虽经过专家的充分研究和推敲,但仍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还必须静下心来与教材进行深入“对话”,把握教材的内涵,了解教材的不足,适当的进行修正与改造,探寻钻研教材的新策略,从而提高备课的实效性。一、变薄变厚策略在与教材的“对话”中,要深入研读,潜心揣摩,有机整合教材内容,既要有把教材变厚的本领,也要有把教材变薄的本领;要能把简练的课时内容、单元内容、文本内容变厚;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时,要根据课时的安排,目标的设

2、定,学生的现状进行全面的权衡,然后决定取舍,把厚书变薄,把长文变短。例如,在《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教学设计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这一关键句所暗含的李四光执着探索的精神,我适时将文本内容变厚,给学生介绍有关知识,使学生不仅了解了有关知识,还对李四光产生敬佩之情。二、抓点联线策略每篇文章都有统领全文的文眼,它是课文的灵魂与突破口,是文本的提纲契领。这个文眼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语段,也可以是一个技能点、一个情感点;它可能暗含在文本的题目

3、、句段中,也可能需要教师反复研读文本后进行提炼。而抓住课文的文眼,由点联线、有序链接,教与学的思维闸门便会豁然开启。例如,《掌声》一课备课时,我深入研读文本后,提炼出“掌声”这一文眼,按照“给谁掌声——同学们给了几次掌声——得到掌声后的变化”来连线归整课文内容,使教学思路非常清晰。教案本由厚到薄(注重课后)教师必须善于课后总结,即课后备课。有些教师以为讲课是备课的结束,讲完了课就万事大吉。事实并非如此。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水平,搞好课后备课乃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其原因在于:课前备课只是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不等于

4、实际课堂效果。真正能反映教学效果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教案写得再周全,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教师只有在讲完课以后才会发现教学中真正存在的问题;学生也只有在学了以后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因此,教师备课备懂,只能是初步的懂;只有讲课讲懂,能使学生听懂,对教材才是真懂。因而有经验的教师,在教案中都有“后记”这一项,也就是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结合学生的反应,把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都记载下来,经过修订教案或改写讲稿这个环节后,再拿到下一个班去讲授。一课教材在几个班讲,就修改几个教案,从而大大提高

5、了教学水平。课后总结必须和调查研究相结合。其中最宝贵的材料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教师应该随时记录下这些问题与意见,并不断加以分析研究,不要因为其零碎、细小而等闲视之。如此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一定会累积出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