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doc

高中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doc

ID:48651515

大小:1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30

高中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doc_第1页
高中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doc_第2页
高中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doc_第3页
高中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doc_第4页
高中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性质作了这样明确的界定:这个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性质的新定位,突出了语文教育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的新世纪价值取向的根本转变。它要求语文教学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2、文章编号】2095-6517(2014)07-0112-01  新课程中的必修课《研究性学习》就是一门旨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课程,它是培养学生个性才华、展现集体精神的舞台,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要独立完成各自的任务,还要兼顾课题组的其他组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团队精神,学会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圆满完成任务。一个班级的管理也是如此。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内心世界丰富多彩,而且个性强,做事很有主见,如果没有集体观念、合作精神,不懂得彼此宽容谦让,那么这个集体就没有凝聚力。这就要求班主任在

3、做工作时,既要讲民主,给学生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和展示才华的舞台,又要讲集中,让学生学会客观地看问题,“积极参与,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工作有序开展,师生关系和谐,从而为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语文课程的特点,锻炼了语文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这也正是大多语文教师都担任班主任的原因。  一、新课标下的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德育教育的功能  新课标明确要求语文课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而且《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

4、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实验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新课程的这些理念与我们当下德育工作强调的内容是一致的。《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第三条规定:班主任要“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5、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  二、语文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德育工作的要求一致  语文新课标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第三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它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而《班主任职责》第三条第五项也这样要求:“

6、建立班级常规,指导班委会和本班团队工作,培养学生干部,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把班级建设成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这二者的内容可谓相得益彰。  三、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可利用教材资源,贯穿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研究中,我们深感教材中所蕴含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德育教育渗透提供了有力的资源和养料,教师只有在教材处理中善于发现和深入挖掘德育内容,不断地强化德育渗透意识,才能使德育在语文教学中做到“润物细无声”。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它不是单纯的语言文字交际工具,它记录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发展历程。汉字词语与传统

7、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语文教学中要与文化精神的灌注紧密结合。同样,语文教学离不开对作品的解读和分析,教师在语文课上,应引导学生学习大量的经典作品,就是走近先哲和先贤,用他们健康高尚的心灵去影响学生,如《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师说》、《过秦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优秀作品都是人类审视、反思、总结的智慧结晶,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灵魂,他们无不传达着生命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感悟。教材中蕴含着的传统文化,也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五人墓碑记》中的烈士用自己的言行实践了传统的“

8、舍生取义”的人生价值取向,教学中可结合儒家的“淡化个体,突出群体的人文精神”这一传统人生观,加以分析,启迪学生。  四、语文新课改理念下的德育工作应有新策略  新课改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要求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所以新时期高中班主任的工作重点不应该走过去只抓教学成绩的老路子,而应该顺应新课改的理念而发生变化,用新的评价体系来引导学生。好学生的标准不再只是成绩好,而是首先要身体好,其次是品德好,然后才是学习成绩好。班主任在日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