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的产生原理及防护措施.ppt

ESD的产生原理及防护措施.ppt

ID:48652448

大小:1.49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1-18

ESD的产生原理及防护措施.ppt_第1页
ESD的产生原理及防护措施.ppt_第2页
ESD的产生原理及防护措施.ppt_第3页
ESD的产生原理及防护措施.ppt_第4页
ESD的产生原理及防护措施.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ESD的产生原理及防护措施.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ESD产生原理与预防ESD的产生原因几种常见的ESD模型ESD的危害ESD的防护ESD防护器件的摆放ESD与EOS的区别ESD器件类型比较主要内容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即是静电放电。静电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是一种电能,它存在于物体表面,是正负电荷在局部失衡时产生的一种现象。静电现象是指电荷在产生与消失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现象的总称。静电产生的方式有多种,如接触、摩擦、电器间感应等。静电的特点是长时间积聚、高电压、低电量、大电流和作用时间短(ns级别)的特点。为什么会产生静电呢?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组合而成,而原子的基本结构为质子、中子及电子。科

2、学家们将质子定义为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电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A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原子因缺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阳离子、B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由于外界作用如摩擦或以各种能量(如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等)的形式作用会使原子的正负电不平衡。人体自身的动作或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分离,摩擦或感应等因素,可以产生几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比如人在化纤地毯上行走大约会有35KV的静电,翻阅塑料说明书会有7KV静电产生。ESD的

3、产生原因ESD的产生原因人体放电模型(Human-BodyModel,HBM)机器放电模型(MachineModel,MM)元件充电模型(Charged-DeviceModel,CDM)电场感应模型(Field-InducedModel,FIM)几种常见的ESD模型人体放电模型(HBM)的ESD是指人体在地上走动摩擦或其他因素在人体上累积了静电,当此人去触碰IC时,人体上的静电便经由IC的pin脚进入IC内部,再经由IC内部放电到地。放电过程会在几百ns的时间内产生数安培的瞬间放电电流,此电流可能会把IC内的元件给烧毁。几种常见的ESD模型人体放电模型(Human-BodyM

4、odel,HBM)几种常见的ESD模型人体放电模型(Human-BodyModel,HBM)几种常见的ESD模型人体放电模型(Human-BodyModel,HBM)工业标准MIL-STD-883Cmethod3015.7中HBM的等效线路图,其中人体的等效电容定义为100pF,人体的等效放电电阻定义为1.5kohm机器放电模型的ESD是指机器本身也积累了静电,当此机器去触碰IC时,静电便经由IC的pin脚放电。机器放电的放电过程时间更短,在几十ns的时间内会有数安培的瞬间放电电流产生。几种常见的ESD模型机器放电模型(MachineModel,MM)工业标准EIAJ-IC-

5、121method20中MM的等效电路图,其中机器的等效电容定义为200pF,机器的等效放电电阻为0ohm几种常见的ESD模型机器放电模型(MachineModel,MM)人体放电模型2kV和机器放电模型200V的放电电流比较图几种常见的ESD模型机器放电模型(MachineModel,MM)元件充电模型是指IC本身先因摩擦或其它因素而在IC内部累积了静电,但在静电累积的过程中IC并未损伤。在处理此IC的过程中,IC的pin脚触碰到了地,IC内部的静电便经由IC内部的pin脚流出来,而造成了放电现象。此种模式的放电时间更短,仅约为几ns,而且放电现象更难以被真实的模拟。因为I

6、C内部积累的静电会因IC内部的等效电容的不同而改变。几种常见的ESD模型元件充电模型(Charged-DeviceModel,CDM)几种常见的ESD模型元件充电模型(Charged-DeviceModel,CDM)两种常见的CDM的放电情况几种常见的ESD模型元件充电模型(Charged-DeviceModel,CDM)CDM测试标准几种常见的ESD模型元件充电模型(Charged-DeviceModel,CDM)HBM2kV,MM200V,CDM1kV三种模型的放电电流比较图CDM更容易造成IC的损伤FIM的静电放电是因电场感应而引起的。当IC因传输带或其它因素,经过一个

7、电场时,其相对极性的电荷可能会从IC的pin脚排放掉,这样当IC通过电场以后,IC便累积了静电。此静电再以类似CDM放电模型的情况放电出来。几种常见的ESD模型电场感应模型(Field-InducedModel,FIM)ESD(静电放电)对电子产品造成的破坏和损伤有突发性损伤和潜在性损伤两种。所谓突发性损伤,指的是器件被严重损坏,功能丧失。这种损伤通常能够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中能够发现,因此给工厂带来的主要是返工维修的成本。而潜在性损伤指的是器件部分被损,功能尚未丧失,且在生产过程的检测中不能发现,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