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衣料的学问》课件2.ppt

《关于衣料的学问》课件2.ppt

ID:48723058

大小:1.70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1-20

《关于衣料的学问》课件2.ppt_第1页
《关于衣料的学问》课件2.ppt_第2页
《关于衣料的学问》课件2.ppt_第3页
《关于衣料的学问》课件2.ppt_第4页
《关于衣料的学问》课件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衣料的学问》课件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纤维的分类、组成和性质【典例1】如图是第16届亚运会的吉祥物乐羊羊。制作该吉祥物的外装饰材料为纯羊毛线,内充物材料为无毒的聚酯纤维,下列有关这两种材料的描述正确的是A.二者都是天然纤维B.二者可通过灼烧进行鉴别C.二者都是合成纤维D.二者均有固定的熔点【思路点拨】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三点:【自主解答】选B。纯羊毛是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聚酯纤维是通过缩聚反应制成的合成纤维,二者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均没有固定的熔点,故A、C、D错误。二者鉴别可以通过灼烧法,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纯羊毛。【误区警示】把高分子化合物当成是纯净物,从而错误地认为它们有固定的熔点。造成

2、错选选项D。【变式训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天然纤维就是纤维素B.化学纤维的原料可以是天然纤维C.利用石油作原料制得的纤维是人造纤维D.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和天然纤维统称化学纤维【解析】选B。天然纤维包括动物纤维(如蚕丝等)和植物纤维(如棉等),而纤维素属于多糖,A项不正确;化学纤维的原料可以是天然纤维,如黏胶纤维就是用木材、草类等中的纤维素经化学加工制成的,B项正确;利用石油作原料制得的纤维是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统称化学纤维。C、D项不正确。服装的洗涤和熨烫【典例2】关于衣服的洗涤、熨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所有的纺织纤维制成的衣服缩水率都很大(2

3、)毛料衣服适合干洗(3)熨烫衣服时,温度越高效果越好(4)干洗衣服时利用了相似相溶原理A.(1)(2)B.(1)(3)C.(2)(4)D.(1)(4)【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自主解答】选C。棉、麻、丝、毛、黏胶纤维织成的衣料缩水率高,合成纤维织成的衣料缩水率低,(1)错误。毛料衣服若用水洗,易造成退色,失去光泽,故一般要干洗,(2)正确。温度越高,纤维结构移向新平衡位置的几率越大,熨烫效果越显著,但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损伤衣料,(3)错误。干洗衣服时利用了相似相溶原理,(4)正确。故选C。【互动探究】若将(2)中所说的毛料衣服进行水洗,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4、?提示:若将毛料衣服进行水洗,由于毛料衣服的纤维结构比较疏松,加之毛料衣服的衬料与布料浸水后收缩的程度不一样,水洗后衣服会走样而且再也无法恢复原状,所以毛料衣服不适于水洗。【变式训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衣服是纯棉、纯毛、纯丝绸的最好B.毛料衣服可以用肥皂水洗涤C.干洗除去油污是利用了相似相溶原理D.上衣标签上的“规格:165/88A”表示适合身高165cm、体重88kg的人穿用【解析】选C。混纺可以充分发挥纺织材料各自的优点,弥补单一纺织材料的缺陷,使织物既舒适、美观又耐穿。所以认为“衣服是纯棉、纯毛、纯丝绸的最好”的观念已经落后了。毛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5、,而蛋白质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能够水解,所以洗涤毛料时,最好使用中性的合成洗涤剂,而肥皂水是显碱性的。油污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有机化合物),干洗剂为有机溶剂,有机物易溶解于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所以干洗能有效地除去油性污渍,符合相似相溶原理。服装标签上的“165/88A”表示适合身高165cm,胸围88cm左右的人穿用,而不是体重88kg的人。聚合反应【典例3】锦纶是一种重要的合成纤维,用它可制取具有光泽、坚固、耐拉和耐化学腐蚀的人造丝和人造毛。下面是高聚物锦纶分子的一部分:…—NH—(CH2)6—NH—CO—(CH2)4—CO—NH—(CH2)6—NH—CO—(CH2

6、)4—CO—…(1)合成锦纶的单体有______种。(2)具有碱性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3)合成锦纶的反应称______反应。【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两点:【自主解答】(1)根据题目中给出的高聚物锦纶分子的一部分可以得出,该高聚物应是H2N—(CH2)6—NH2和HOOC—(CH2)4—COOH两种单体的缩聚产物,所以合成锦纶的单体有两种。(2)在两种单体中,HOOC—(CH2)4—COOH含羧基,属于酸。而H2N—(CH2)6—NH2含氨基,具有碱性,所以具有碱性的单体是H2N—(CH2)6—NH2。(3)合成锦纶所发生的反应是—NH2和

7、—COOH之间缩去H2O分子,以—CO—NH—键形成长链大分子的缩聚过程,故属于缩聚反应。答案:(1)两(2)H2N—(CH2)6—NH2(3)缩聚【规律方法】由链节判断聚合反应类型【变式训练】一次性使用的聚苯乙烯()材料易造成“白色污染”,其替代物聚乳酸()是由乳酸()聚合而成的,聚乳酸可在乳酸菌的作用下降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苯乙烯的单体为B.聚苯乙烯与聚乳酸的聚合方式相同C.聚苯乙烯和聚乳酸均为纯净物D.乳酸可发生缩聚反应【解析】选D。聚苯乙烯的单体是苯乙烯,A错;聚苯乙烯是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而聚乳酸是乳酸发生缩聚反应的产物,B错;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