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补钙.ppt

如何科学补钙.ppt

ID:48723409

大小:7.28 MB

页数:63页

时间:2020-01-20

如何科学补钙.ppt_第1页
如何科学补钙.ppt_第2页
如何科学补钙.ppt_第3页
如何科学补钙.ppt_第4页
如何科学补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科学补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科学补钙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王翠玲导语随着人们对钙与健康关系的逐步了解,补钙已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补钙是必要的,但补钙要科学,要合理,那么要如何科学合理地补钙呢?钙(calcium)是人体内必需的含量最丰富的矿物元素,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也是参与血液凝固,肌肉和心脏收缩以及控制神经和肌肉兴奋性的重要物质。长期缺乏钙和维生素D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骨软化、骨骼变形,严重缺乏者可导致佝偻病;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钙的缺乏者易患龋齿,影响牙齿质量。钙的生理功能1、促进生长发育2、维持生命活力3

2、、保持弹性和韧性4、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5、强化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6、维持肌肉神经的正常兴奋7、降低(调节)细胞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8、促进体内多种酶的活动9、维持酸碱平衡10、参与血液的的凝固过程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推荐,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剂量的钙质推荐(如下图)。钙的每日摄入量长期膳食钙摄入不足,以及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致使肠道钙吸收不良,是导致钙缺乏的主要原因。2岁以下婴幼儿、青春期少年,因生长快速,骨量迅速增加,对钙的需要量相对较高,是钙缺乏的高危人群。其中,婴儿期是一生中骨钙沉积比

3、例相对最高的时期;而在3~4年的青春快速生长期间,青春期少年共获得约40%的其成人期的骨量。女孩在12.5岁、男孩在14.0岁时,骨骼钙的沉积速率达到峰值。钙缺乏的原因母亲妊娠期钙和(或)维生素D摄人不足、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等,致使胎儿期钙储存不足,造成婴儿出生早期钙缺乏。母乳钙磷比例合适,吸收率高,母乳不足及离断母乳后未用配方奶或其他奶制品替代,儿童、青少年膳食中缺乏奶类等高钙食物,则是导致儿童钙缺乏的重要因素。大量果汁及碳酸饮料因挤占奶类摄入而影响钙摄入。患腹泻、胃肠道疾病时,肠道钙吸收利用不良,也容易引

4、起钙缺乏。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以及患肝脏、肾脏疾病而影响维生素D活性,也是造成钙缺乏的重要因素。钙缺乏的原因正常成人体内含钙约为1200克血钙约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1%的钙存在于血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血钙的浓度保持恒定骨钙血钙自稳系统钙的代谢氯化钙小肠食物中的钙胃离解为离子钙每天通过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消化液的分泌等途径排出钙。由肠道排出的钙每日约为150~400mg;由汗液每天可排出100mg左右;经乳汁排出100~300mg;由尿液排出100~350mg,这些要取决于膳食钙的吸收量和维持体内钙的内稳态。钙的排

5、泄钙的吸收人体所需的钙主要来自食物,食物中的钙大部分以难溶的钙盐形式存在,需在消化道转变成Ca2+才能被吸收。钙的吸收部位在小肠,以十二指肠和空肠为主。肠粘膜对钙的吸收机制较复杂,但以主动吸收为主,在肠粘膜细胞中含有多种钙结合蛋白,能与Ca2+结合,促使钙被吸收。转录因子顺式作用元件①②③④活性维生素D3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钙的吸收受下列因素的影响:1维生素D维生素D是影响钙吸收的主要因素,它能促进肠粘膜细胞中钙结合蛋白的合成,从而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当缺乏或任何原因影响活性维生素D形成时,都可导致小肠对钙的吸收降低,造

6、成缺钙。因此,临床上对缺钙患者补充钙剂的同时,补给一定量的维生素D,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2食物成份及肠道pH值钙盐在酸性环境中容易溶解,在碱性环境中易于沉淀。因此,凡能使肠道pH值降低的因素如胃酸、乳酸、乳糖、柠檬酸、酸性氨基酸等均能促进钙的吸收。而食物中过多的碱性磷酸盐、草酸盐、鞣酸和植酸等,均可与钙结合形成难溶性钙盐,从而妨碍钙的吸收。此外,食物中的钙磷比例对钙的吸收也有一定影响,一般钙磷比例为1:1至1:2时,有利于钙的吸收。3年龄钙的吸收率与年龄成反比。婴儿可吸收食物钙的50%以上,儿童为40%,成人为20%

7、左右,40岁以后,钙的吸收率直线下降,平均每10年减少5%~10%,这是导致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4血中钙磷浓度血中钙、磷浓度升高时,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减少。反之,血钙或血磷浓度下降时,则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加强。体内钙磷代谢的调节体内钙磷代谢主要受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1,25-OH2-D3是调节钙磷代谢的三种主要体液因素。它们主要通过影响小肠对钙磷的吸收、钙磷在骨组织与体液间的平衡以及肾脏对钙磷的排泄,从而维持体内钙磷代谢的正常进行。对小肠的作用对骨的作用对肾的作用总效应(+)小肠对钙、磷

8、的吸收脂溶性激素的作用机制(+)骨骼的更新(先溶骨再成骨,溶骨>成骨)(+)肾远曲小管及集合管合成钙结合蛋白,促进钙的重吸收升高血钙与血磷1,25-(OH)2-D3(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维生素D补充的研究进展维生素D缺乏不仅导致钙的吸收利用降低,出现佝偻病、骨软化症、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而且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长期缺乏维生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