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考试重点.doc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考试重点.doc

ID:48728772

大小:107.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2-27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考试重点.doc_第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考试重点.doc_第2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考试重点.doc_第3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考试重点.doc_第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考试重点.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考试重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组织学绪论一、组织学和胚胎学的研究内容;组织学定义组织定义二、组织学常用研究技术:1、光镜技术:LM技术(0.2μm)(1)石蜡切片术(最常用切片术):取材,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染色,封片H-E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定义嗜碱性:嗜酸性:在细胞中,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均为嗜碱性,故当这些细胞器丰富时,细胞嗜碱性;而溶酶体和线粒体为嗜酸性,故他们丰富时细胞嗜酸性。硝酸银染色:异染性:有些组织成分用甲苯胺蓝等碱性染料染色后不显蓝色而成紫红色,这种现象称异染性。(2)其它常用的制片方法:冰冻切片:用恒冷切片机,将组织迅速冻结之即切片,他能保留组织细胞内的

2、脂类成分和某些酶活性,可做细胞酶化学染色观察。涂片:将体液成分或器官组织的刮取物涂在载玻片上,制成薄膜,经过固定染色后进行观察,如:血涂片、骨髓涂片等。2、电镜技术:EM技术(0.2nm)(1)透射电镜术:用来观察组织细胞内部结构;被重金属盐染色的部位,在电镜照片上呈黑色或深灰色,称该结构为高电子密度,反之呈浅灰色,为低电子密度。(2)扫描电镜术:观察组织表面形态结构3、组织化学技术:(1)一般组织化学术原理:在切片上加某种试剂,和组织中的待检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其最终产物为有色沉淀物或重金属沉淀,以便用显微镜观察。PAS反应:过碘酸希夫反应,显示多糖和糖蛋白的糖链,紫红色反应

3、产物为阳性。(2)免疫组织化学术原理: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使标记抗体与待测抗原特异性结合,检测标本中的抗原。(3)原位杂交术原理核酸分子杂交组织化学术4、细胞培养与组织工程1、组织学是研究人体细微结构及相关功能的一门科学,主要手段是用显微镜观察器官,组织和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的结构2、组织:有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群以及多少不等的细胞外基质构成的结构是组织。人体组织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3、HE染色组织学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主要使用苏木精和伊红为染料,称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简称为H-E染色法,其中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细胞和等酸性物质染成蓝紫色4、

4、嗜酸性能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被染成红色,这种现象为嗜碱性5、嗜碱性能与碱性染料苏木精结合,被染成蓝紫色,这种现象为嗜碱性6、中性什么叫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内那些结构呈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核、RER、游离核糖体:嗜碱性;其余大部分细胞器、细胞质和细胞膜:嗜酸性第二章上皮组织概述1、一般特点:(1)细胞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规则(2)有极性:游离面。基底面(3)大都无血管(4)神经末梢丰富(5)被覆于体表或有腔器官的表面2、分类根据功能分为:(1)被覆上皮覆盖于体表或衬于体内腔、管及囊的内面(2)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3)感觉上皮(4)肌上皮第一节被覆上皮分类依据:

5、细胞层数和浅层细胞的形态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其它:肺泡和肾小囊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摩擦,有利于血液、淋巴流动以及物质通透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吸收、分泌单层柱状上皮胃、肠、胆囊、子宫吸收、分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保护、分泌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未角化:口腔、食管、阴道角化的:皮肤表皮耐摩擦和阻止异物侵入复层柱状上皮眼睑结膜、男性尿道润滑、保护变移上皮肾盂、输尿管、膀胱保护一、单层上皮(一)单层扁平上皮1、形态表面观:不规则形或多边形,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垂直面观:细胞扁薄,含核面厚,胞质少2、分布:内皮:衬贴在心、血管、

6、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它:肺泡和肾小囊3、功能: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摩擦,有利于血液、淋巴流动以及物质通透(二)单层立方上皮1、形态表面观:六角形或多角形垂直面观立方形,核圆,居中2、分布:肾小管,甲状腺1、功能:吸收或分泌(一)单层柱状上皮1、形态:表面观:六角形或多角形垂直面观:柱状,核长椭圆形,常位于细胞近基底部2、分布:胃肠、胆囊、子宫、输卵管3、功能:吸收和分泌。在肠管的单层柱状上皮之间,夹有杯状细胞,形似高脚酒杯,底部狭窄,顶部膨大,充满黏原颗粒。颗粒中含有黏蛋白(一种糖蛋白,PAS反应呈阳性)杯状细

7、胞能分泌黏蛋白,与水结合成黏液,有润滑和保护上皮的作用。(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1、结构: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柱状细胞最多。这些细胞形态不同,高矮不一,但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因此貌似复层实为单层。到达油里面的柱状细胞表面有纤毛。2、分布:主要分布在呼吸管道3、功能:保护分泌二、复层上皮(一)复层扁平上皮1、形态:表面层:几层扁平细胞,最表层的已退化,逐渐脱落中间层:多边形细胞、梭形细胞基底层:单层立方形或矮柱状,为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干细胞;上皮的基底层与深部结缔组织呈凹凸不平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