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4材料的变形断裂与强化机制.ppt

Ch4材料的变形断裂与强化机制.ppt

ID:48734024

大小:15.72 MB

页数:51页

时间:2020-01-20

Ch4材料的变形断裂与强化机制.ppt_第1页
Ch4材料的变形断裂与强化机制.ppt_第2页
Ch4材料的变形断裂与强化机制.ppt_第3页
Ch4材料的变形断裂与强化机制.ppt_第4页
Ch4材料的变形断裂与强化机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Ch4材料的变形断裂与强化机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材料的变形断裂与强化机制§4.1材料的塑性变形§4.2金属的冷塑性变形§4.3金属的热塑性变形§4.4金属强化理论简介黄铜弹壳成形过程flash第四章材料的变形断裂与强化机制◆优良的塑性--金属最重要的特性◆塑性变形的作用:(1)成形(外观尺寸);(2)内部组织、结构改变;(3)性能改变。纳米铜的室温超塑性金属塑性加工方法为消除塑性变形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必须在加工过程中或加工后加热。§4.1材料的塑性变形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4.1材料的塑性变形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和孪生滑移: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

2、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发生相对滑动。滑移面§4.1材料的塑性变形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和孪生§4.1材料的塑性变形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4.1材料的塑性变形§4.1材料的塑性变形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晶体的挪动flash§4.1材料的塑性变形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时晶体的转动滑移变形具有以下特点:(1)滑移总是沿着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密排面)和其上密度最大的晶向(密排方向)进行。一个滑移面和该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滑移系。(滑移阻力最小原则)§4.1材料的塑性变形一、单

3、晶体的塑性变形(2)滑移只能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发生。k实际<<k理论??§4.1材料的塑性变形例:Cuk理论=1500MPak实际=1MPa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并非原子的刚性滑动!位错滑移flash§4.1材料的塑性变形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3)滑移是通过位错的运动来实现的。微观上的位错运动与宏观上的塑性变形是一对因果关系;变形会产生位错,并且温度起作用。§4.1材料的塑性变形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多晶体的塑性变形过程:与单晶体基本一样,以滑移为主。但要考虑:(1)晶粒本身大小;(2)晶粒相互位向不同

4、(有角度);(3)晶粒之间受晶界影响及共同的影响。§4.1材料的塑性变形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4.1材料的塑性变形1.晶界在变形中的作用--竹节现象--“阻碍”--晶界强化晶粒细小而均匀,不仅常温下强度较高,而且塑性和韧性也较好,即强韧性好。原因是:(1)强度高:①按Hall-Petch公式,晶粒小,σs大;②晶界越多,越难滑移。(2)塑性好:晶粒越多,变形均匀而分散,减少应力集中。(3)韧性好:晶粒越细,晶界越曲折,裂纹越不易传播。因此,细晶强化是最佳强化方法,是一切强化的基础。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4.1材料的塑性变形2.晶粒大

5、小对塑性变形的影响--细晶强化Hall-Petch公式:例:日本采用高温多轴加工法,在500~750℃压轧钢材,使其强度比现有钢材高一倍,其晶粒数为100亿个/mm3,在74kgf/mm2作用下也不会变形。因此,号称“超级钢”。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4.1材料的塑性变形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总结:(1)与单晶体塑变的异同:同:都主要依靠滑移;异:存在不同时性,需相互协调。(2)塑变过程:软取向的晶粒先滑移→晶界处位错塞积→产生应力集中→相邻晶粒滑移;滑移系数目多越有利塑变。(3)晶粒细化:强度↑,且塑韧性↑。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4.1材

6、料的塑性变形§4.2金属的冷塑性变形一、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二、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一、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1.显微组织的变化--纤维组织(一)对金属组织结构的影响§4.2金属的冷塑性变形3.变形织构--择优取向,产生各向异性§4.2金属的冷塑性变形一、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亚结构的细化--位错增殖4.残余应力--可导致材料变形、开裂和产生应力腐蚀第一类内应力(宏观内应力),由整个物体变形不均匀引起。第二类内应力(微观内应力),由晶粒变形不均匀引起。第三类内应力(点阵畸变),由

7、位错、空位等引起。§4.2金属的冷塑性变形一、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预应力处理,如提高疲劳极限。◆弊:引起变形、开裂,如黄铜弹壳腐蚀开裂。★消除:去应力退火。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加工硬化(形变强化)在冷塑性变形过程中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显著升高,而塑性、韧性显著下降。原因一是位错越来越多,位错间距越来越小,晶格畸变增大;二是位错交互作用加剧,位错运动的阻力增大,导致变形抗力增大。通过再结晶退火可消除加工硬化§4.2金属的冷塑性变形一、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4.2金属的冷塑性变形一、冷塑

8、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加工硬化的实际意义: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强化手段,如喷丸强化。②是某些工件或半成品能拉伸或冷冲加工成形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均匀变形。③可提高零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4.2金属的冷塑性变形一、冷塑性变形对金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