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质量状况了解、分析与建议.ppt

公司质量状况了解、分析与建议.ppt

ID:48740858

大小:22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1-21

公司质量状况了解、分析与建议.ppt_第1页
公司质量状况了解、分析与建议.ppt_第2页
公司质量状况了解、分析与建议.ppt_第3页
公司质量状况了解、分析与建议.ppt_第4页
公司质量状况了解、分析与建议.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司质量状况了解、分析与建议.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司质量状况了解、分析与改善建言史自松2016.3.3进入公司现已有7天时间了,在这7天时间里,得益于公司领导的支持和同事的帮助,我对公司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质量管理有了一个初步的、粗浅的认识。虽然时间短,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一个民营电机企业,仅仅经营十年就发展到现在的规模,而且在如今的恶劣的经济氛围与残酷市场竞争环境下、订单涌现,在民营企业是不多见的,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定有出彩的地方!但作为公司外聘来的质量管理人员,我更关注公司质量管理方面的不足。下面就我了解到的问题谈一谈我的看法,可能是以管窥豹,不够全面,全当抛砖引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批

2、评、指正!七天工作汇报一.规章制度与管理体系公司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但在人性化管理上还有改善空间。管理体系文件比较齐全(删除了7.3设计开发),但有部分文件与文件重复或冲突,可能是旧文件没有及时回收作废。但可以看到2015年年底正在改善此问题,有许多文件根据实际进行了更新。建议:管理体系上删除了设计开发相关章节,从第二、三方体系审核上看有利,容易通过,但从公司发展角度,个人认为还是补充完整的好。设计开发过程文件的缺失易导致产品设计缺陷的流出。从客户投诉分析中发现有1/5客户投诉与设计不良有关。二.现场管理基本面还是不错,现场看板、目视标贴、宣传教

3、育标语、6S方面等都有体现,可以看出公司在这方面的重视。但是现场的精益化管理方面做得不够,主要体现在:布局太散、排拉不够紧凑,横竖无序孤岛作业多、工作站分布散乱,工序不平衡产线物料、半制品、在制品堆积过多,随处可见,不同型号的物料没有很好的隔离,极易造成产品损坏、混料等品质问题,也不利于物料清点管理。现场文件缺失,没有工艺流程图、排拉图、标准作业表、控制计划等文件,作业指导书也有缺失。由于无标准可寻,生产在用人上的主观性随意性较强,容易造成浪费建议:这些方面,相信公司已经看到了这些问题,目前要改变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恩平新工厂的建设布局要

4、向精益生产模式转变。三.质量控制客户端品质状况作为质量人员,自然而然更关注顾客端的质量反馈,“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这是ISO900体系的八大质量原则之一,尤其重要。因此我花了一天的时间去了解公司过去14个月(2015.1-2016.2)客户投诉及退货情况。下面数据是根据品管部每个月的投诉记录整理、汇总得出的客户投诉次数退货批次责任划分有效投诉次数客户责任泓首翔263251亿达241222环球6051峻国3030舜辉3130富利宝2020其它14个客户115110合计75107141.2015.1-2016.2有20个客户投诉共75次,平均75/1

5、4=5.4份/月,退货10次,平均0.7次/月,客户投诉退货频次偏高。泓首翔、亿达、环球、峻国、舜辉、富利宝6个客户占投诉比例85.3%,泓首翔、亿达、环球占据前三,说明泓首翔、亿达、环球对质量相当敏感。将投诉产生的原因按4M1E作简要分类,可得到下表:由过程未按要求操作引起的投诉占据第一位置,反映了员工品质意识、岗位培训、QC监督仍存在较大问题。工程产品设计与过程工艺设计很薄弱,不够严谨,较多问题流入量产阶段,甚至到客户端才发现。检验标准、作业标准不清晰,工艺不良引起的投诉也占较大比例物料方面,从投诉统计上来看占的比例不大,但从现场看到的情况来

6、看,隐患也不小。将投诉的问题归类,客户投诉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上:分析:建议:对于以上一些问题,推荐一些其它公司的做法,供参考:焊锡:增加带渣盒架,并放置湿水海绵清洁焊头。堵转NG:1.工程开发时留10K以上余量,试产时温升无余量不放产。2.过程定转子绕线针孔测试加严,24VDC测试1MIN10MAMAX,我司目前是12VDC10MAMAX,测试时间无明确规定,通常不超过30秒,盐水尚未完全侵入漆包线内部即测试完成,造成误判机率大。3.QA每批出货抽一个作测试,NG扣货。轴伸长短:百分表测试。特别是轴伸公差+/-0.25左右的,游帽比照目测困难。包

7、装不规范致风叶破损:工程制订包装规范,包装要做叠压、颠簸震动、跌落验证。漏工序:流水拉增加工序隔条。制程控制:整体生产过程紧张有序,人、机、料、法、环均在流程上做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各部门职能基本清楚、能通力合作、充满活力,但还有一些问题点我认为可以完善。人员:新操作员工入职有基本的规章制度培训,在产线通常是由老员工或拉长培训,未实施考核,也未颁发工序上岗证。不充足的训练加上岗位安排的随意性,会严重影响品质的稳定性。员工流失率高于江浙地区。专业维修人员不足,机台夹具维修通常由拉长、操作工完成,不能保证机台夹具正常运行。产线缺少现场技术人员支援。机夹

8、设备:夹具较原始,自动化低,机模设备故障率较高、预防性保养不足,易损件未作寿命评估而定期更换。比如:点焊钨棒、车削车刀。物料:产线物料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