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与智慧》.ppt

《学问与智慧》.ppt

ID:48742134

大小:663.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1-21

《学问与智慧》.ppt_第1页
《学问与智慧》.ppt_第2页
《学问与智慧》.ppt_第3页
《学问与智慧》.ppt_第4页
《学问与智慧》.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问与智慧》.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问和智慧罗家伦我对名家的了解罗家伦现代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曾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校长等职。著有《新人生观》、《新民族观》等著作。●给下列划线字注音:譬如犀锐陶冶晦塞要塞瓶塞探骊得珠矻矻穷年鞭辟入里无关宏旨寸积铢累新陈代谢物竞天择字字珠玑(pì)(xī)(yě)(sè)(sài)(sāi)(kū)(lí)(pì)(hóng)(zhū)(chén)(jìng)(jī)●解释下列词语:探骊得珠:无关宏旨:鞭辟入里:浮光掠影:融会贯通:读破五车:寸积铢累: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不涉主旨。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形容能透彻说明

2、问题,切中要害。比喻印象不深刻。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一点一滴地积累。形容读书很多。速读课文——咀嚼内容——找每一节的中心句。◆学习指导:1、阅读议论文要抓住中心句。中心句就是能表达一个文段观点的句子。2、找中心句要从理解内容入手,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3、中心句可能在文段中的位置有三种:段首、段尾、中间,还有可能需自己概括。各小节中心句:第1段: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第2段: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第3段;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第4段:著书、读书都要智

3、慧。第5段: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第6段: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中心论点在文末:“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咀嚼内容——找中心论点。◆学习指导:1、中心论点是对所议论的问题(论题)所指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论点不同于论题。论题是所论述的话题,而论点:①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②是明确的判断;③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论点不能是疑问句或是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2、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有三种:开头、结尾、中间,还有可能需自己概括。3.一篇文章中的中心论点只有一个,要分清中心论点与分

4、论点,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一个方面,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1、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斧凿般的犀锐,可以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有时可以引申成一篇论文,或成一本专书。这就是英文中所谓“灿烂的书”(brilliant book)。无智慧的书,往往材料堆积得和蚁丘一样,议论虽多,见解毫无。纵然可以从他得报导,却不可以从他得启示,在著者是“博而寡约”,在读者是“劳而无功”。2、学问是知识的聚集(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3、譬

5、如孟德尔(Mendel)研究豆子的交配,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下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就是一个例子。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细读课文——咀嚼内容——了解论证方法及作用。品读课文——咀嚼内容——了解论证方法及作用。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实,能够增强论述的力量和说服力。对比论证法的作用: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论述全面、周密。道理论证:引经据典,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1.若把学问比作起锚的航船,那智慧便是。读一读,说一说现实生活中,有

6、些同学对于写作文甚是头疼,觉得无话可写,甚至不知道怎么写。读了课文,请你用本课的一些道理来解说原因,并对这些同学提出建议。(最好用比喻来说理哦)读一读,议一议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出自《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副对联。其大意是:明白世事,掌握其规律,这些都是学问;恰当地处理事情,懂得道理,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文章。与大家共勉:智慧胜于知识。——【法】帕斯卡知识可以言传,但智慧则不然。人们可以去发现它,用它生活,以它自强,凭借它去创造奇迹,但却无法把它交流和传授。——【德】海塞谢谢大家敬请指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