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练习人民版.docx

2020春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练习人民版.docx

ID:48764439

大小:53.1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7

2020春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练习人民版.docx_第1页
2020春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练习人民版.docx_第2页
2020春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练习人民版.docx_第3页
2020春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练习人民版.docx_第4页
2020春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练习人民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春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练习人民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知识点一重农抑商1.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于(  )A.春秋时期B.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变法C.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D.汉武帝时加强对经济的管理,与“盐铁官营”等政策同时施行解析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答案 B 2.西汉汉武帝采取打击富商大贾政策的原因是(  )①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高 ②商贾以财力同朝廷抗衡③商贾引诱农耕者弃农经商 ④商人侵吞农民财产和土地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汉武帝打击富商大贾政策原因的理解能力,应注意思维的发散。答案 C 知识点二工商业的管理3.秦朝统一度量衡和货

2、币的作用是(  )①为工商业的发展规定了必要的统一标准 ②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③为经济秩序的稳定提供了条件 ④使劳役人员才尽其用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 ②与史实相反;④与题干要求不符。答案 B 4.以下关于我国古代工商业管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朝统一度量衡,为工商业发展规定了统一标准B.汉武帝时期的“盐铁官营”为政府增加了收入C.唐朝时期对“市”的管理有所松动,特别是“市”的交易空间不再受限制D.古代王朝对私营工商业通常通过加重赋税的方式加以控制解析 唐政府对商人和市场仍严格管制,“市”的交易空间仍受限制。答案 C 知识点三“海禁”

3、政策5.清朝实行的“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小农经济的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答案 C 知识点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6.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最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解析 本题

4、关键理解“近代”的含义。“近代”从经济角度看,指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近代的前夜”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从题目选项看,C反映了这一发展特点。答案 C [综合拓展]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材料二 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

5、,是以加恩体恤。”请回答:(1)材料一实际上反映的是清朝的什么政策?(2)材料二中乾隆皇帝所言是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3)基于以上根本原因,明清两代还采取过哪些相关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答案 (1)闭关锁国政策。(2)不是。根本原因是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君主专制统治影响。(3)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消极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中国经济的活力,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一、选择题1.“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

6、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出作者(  )①主张重农抑商 ②倡导以法治国 ③力求社会稳定④维护农民利益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人民从事农业则“公法立”,社会就会安定;相反,如果人民“舍本(农业)而事末(工商业)”,就会招惹很多是非。答案 A 2.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其根本目的是(  )A.劝导农民重视农耕,维护传统B.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C.巩固封建统治D.限制和打击工商业解析 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明太祖的告谕就是要求官员贯彻重

7、农抑商政策。答案 C 3.下列表达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的是(  )A.“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B.商人大量买田置地,购置产业C.“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D.“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解析 A项是封建国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及理由;D项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B项的意思是在此政策下商人因为地位低下,因此只有将资金投入地产,变成地主;只有C项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繁荣的景象。答案 C 4.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明清时期该政策最主要的影响是(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B.增强了明清时期的国力C.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