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ppt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ppt

ID:48765099

大小:2.29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1-22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ppt_第1页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ppt_第2页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ppt_第3页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ppt_第4页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第一节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一、魏晋时期的应用文:1、曹操的教令甚具异彩,饶有通脱之风。2、在应用性的文体中显露出文学魅力的,是曹丕、曹植的书札。3、建安时期善为书表之文的,还有陈琳、阮瑀、繁钦、吴质、应璩等人。二、魏晋时期的辞赋:1、建安正始时期的辞赋创作:建安正始时期包括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到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司马炎夺得曹魏政权止,前后共七十五年。这个时期有辞赋作家五十人,今存辞赋作品(包括残缺)共二百四十九篇。杰出的辞赋作家有王粲、曹植和阮籍、嵇康等人。(1)王粲《登

2、楼赋》。(2)曹植《洛神赋》。(3)阮籍《大人先生传》。(4)向秀的《思旧赋》。顾恺之《洛神赋图》01顾恺之《洛神赋图》02顾恺之《洛神赋图》03顾恺之《洛神赋图》04顾恺之《洛神赋图》05顾恺之《洛神赋图》06顾恺之《洛神赋图》07顾恺之《洛神赋图》08顾恺之《洛神赋图》092、晋代的辞赋创作:晋代是魏晋南北朝辞赋最发达的时期。这时有作品存留至今的辞赋作家有一百一十九人,今存辞赋(赋包括残缺)五百二十一篇,占魏晋南北朝辞赋总数的将近一半。(1)陆机《文赋》。(2)潘岳《闲居赋》、《秋兴赋》。(3)左思《三都赋》。

3、(4)陶渊明的辞赋今存三篇:《归去来兮辞》、《闲情赋》和《感士不遇赋》。作品讲读王粲《登楼赋》(1)此赋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创造了诗一般的意境。(2)善于运用了典故。(3)语言自然而流畅,优美而又不失质朴,铺排而不见繁缛。第二节南朝美文的衍化一、齐梁时期文学的“新变”:(1)永明声律说兴起。(2)文笔之辨的深入。(3)不拘常体的呼声。二、骈文的创作:1、骈文的概念: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骈文在形式上讲究对偶,因其多偶句似两马并行而称之为骈文。在声律上虽不如诗歌严格,但追求平仄配合、音韵谐和。其他如讲究

4、文采华美,讲究用典等等。骈文因其多用四六句式,所以也称“四六文”。2、骈文的产生和成熟:先秦散文中已出现偶句,在汉赋中骈偶的成分增加,进而影响到散文,散文骈偶化的倾向渐渐抬头。魏晋时期日趋定型,骈文初步形成。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完全成熟而极度兴盛的地步。3、南北朝骈文的创作情况:南北朝骈体广泛流行,并辐射到各种体式。宋代的骈文名家有鲍照,其代表作是《登大雷岸与妹书》和《哀江南赋序》。齐、梁时代骈文名家、名作有:孔稚珪与《北山移文》;陶宏景与《答谢中书书》;丘迟与《与陈伯之书》;吴均与《与宋元思书》等。此外像刘勰的《文心

5、雕龙》和徐陵的《玉台新咏序》,也都是优秀的骈体文。三、南朝的史传散文:1、晋陈寿《三国志》。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四、南朝的辞赋创作:刘宋这六十年,有作品存留至今的辞赋作家三十人,今存辞赋作品(包括残缺)约八十篇;齐梁陈时期从齐高帝萧道成建元元年(479)到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共一百一十年。这是赋风的重要转变时期。这时的赋,词采更加艳丽,不但追求对偶精切,而且讲求声律和谐,句式逐渐趋向骈四俪六,隔句作对;有的则较多的运用五、七言诗句,而且是律化的诗句,使赋更接近于抒情诗,出现诗赋合流的趋势。这段

6、时期共有辞赋作家五十五人,辞赋作品一百七十八篇。1、鲍照《芜城赋》。2、谢惠连《雪赋》。3、谢庄《月赋》。4、江淹《恨赋》、《别赋》。5、萧纲《采莲赋》。孔稚珪《北山移文》作品讲读(1)善于运用对比的写法刻画人物和景象,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2)妙想天开的拟人化手法是本文突出的特点。第三节《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一、郦道元《水经注》:《水经》原是三国时人写的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原书十分简略。郦道元经过许多实地考察和参考他所收集的四百余种资料,对原书作了大量的阐述与补充。同时,因水及山,因地及人,记载了水道

7、两岸的名胜古迹、神话传说和风土人情,写成《水经注》,全书共三十万字,十倍于原作。这部书突出的成就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景物、自然风光作了生动的描述,是魏晋南北朝山水散文中的佳作。二、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1、《洛阳伽蓝记》的主旨:杨衒之写这部书,目的不是为了宣扬佛教,而是通过叙述佛寺园林的盛衰经过,揭露统治者“侵渔百姓”的罪恶。2、《洛阳伽蓝记》的艺术成就:(1)在结构上采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书合本子注之体,即正文与子注相配的方式,把博洽的内容组织得有条不紊。(2)在语言表达上善于使用整齐的句法,主要为四言,有时也适度利

8、用四六骈句,同时又能发挥散句的长处,节奏感与自由韵律得以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典丽而清拔的风格。作品讲读郦道元《三峡》(1).结构严谨,布局巧妙。作者写三峡,先山后水,详水略山。(2)本文语言精炼、准确,富有表现力。(3)多角度、多侧面地反复描摹,俯仰相间,声色结合,常常以人的感受来表现自然景色的审美特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