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冰川地质作用.ppt

12第十二章-冰川地质作用.ppt

ID:48766858

大小:12.20 MB

页数:51页

时间:2020-01-22

12第十二章-冰川地质作用.ppt_第1页
12第十二章-冰川地质作用.ppt_第2页
12第十二章-冰川地质作用.ppt_第3页
12第十二章-冰川地质作用.ppt_第4页
12第十二章-冰川地质作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12第十二章-冰川地质作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冰川地质作用冰川(glacier)----陆地上具有一定规模、长期存在的冰体。现代冰川1600万km3,覆盖10%的陆地高纬度地区,两极、格陵兰岛中、低纬度的高山区,喜玛拉雅、天山、祁连山等。水圈组成淡水体积比(%)冰盖和冰川84.945地下水14.158湖水和水库水0.549土壤水汽0.294大气水0.049河流水0.004冰川是全球淡水资源的主体。第一节冰川的形成与运动一、冰川的形成条件终年积雪区(snowfield)--在一定的高纬度或海拔高地区,年降雪量超过消融量,积雪逐年累积加厚。又称雪原。雪线(snowline)--终年

2、积雪区下部界线。年降雪量=年消融量雪线与气温、降雪量、地形等因素有关。冰川的形成过程:初降雪----多棱角片状----地面热力----圆化成球体----粒雪----累积加厚----沉降压实----粒状冰----成冰作用----冰川冰----重力作用----冰川。二、冰川的基本类型(一)形态分类按其形态、规模和所处地形可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1.大陆冰川大陆冰川(continentalglaciers)--在高纬度和极地地区,气候严寒,大片的陆地被冰川所覆盖,因其分布面积大又称为冰盖或冰盾(icesheet)。北半球的格陵兰岛:170万平方

3、公里,80%。平均厚1500米,超过3000米。南极:1390万平方公里,平均厚2000米,最大厚度达4300米。大陆冰川分布面积和厚度巨大,可向四周运动,不受下伏地形影响。冰山(iceberg)大陆冰川2.山岳冰川山岳冰川(mountainglaciers)--中、低纬度高山地区分布的大型冰川,又称为阿尔卑斯式冰川。单式山岳冰川复合式山岳冰川雪线高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雪线位于海拔5500米处,只在峰巅处见少量冰川山岳冰川根据地形和冰体形态可分为:1、拱形冰川2、冰窝冰川3、悬冰川4、山谷冰川(二)气候分类根据气候条件,主要是气温和

4、降雪量冷冰川和暖冰川三、冰川的运动两种基本机制:1、基底滑动2、塑性流动冰舌(icetangue)冰前(icefront)冰杯、冰蘑菇、冰牙和冰塔等。冰川冰在常压下是一种脆性物体,但是冰川下部的冰川冰在上覆冰雪的压力作用下可变成塑性体。大陆冰川主要受侧向压力的作用使其从冰层厚的地方(中心部位)向冰层薄的地方(边缘部分)流动。山岳冰川受重力作用从冰床高处向低处流动。冰川的运动速度一般极其缓慢,日平均不过几厘米,快的也不过数米,肉眼很难观察到。其运动方式分为基面滑动和塑性运动。三、冰川的运动影响冰川运动的因素:地面坡度;冰川厚度与温度;地面的光

5、滑程度;融冰的含量;冰川携带的岩石碎块的含量。三、冰川的运动第二节冰川地质作用一、冰川的剥蚀作用1、剥蚀作用的类型刨蚀作用:冰川在流动过程中以自身的动力及挟带的砂石对冰床岩石的破坏作用。主要包括拔蚀作用和锉蚀作用。(1)拔蚀作用(plucking)冰床基岩的碎块被冻结在冰川底部,并随冰川的流动而搬运离开原地。(2)锉蚀作用(abrasion)以其冻结搬运的岩屑为工具对冰床进行锉磨。冰擦痕(striation),凹槽(grooves)细沟(striae),冰溜面(polishedsurface)。判断古冰川流动方向。锉蚀作用的强度只要取决于冰

6、川的厚度和流动速度。2、冰蚀地貌(1)羊背石确定古冰川运动方向(2)冰斗(cirque)--标定了雪线的位置--古气候变化。(3)鳍脊(arete)与角峰(horn)(4)冰蚀谷(glacialvalley)(5)悬谷(hangingvalley)(1)羊背石确定古冰川运动方向(2)冰斗(cirque)--标定了雪线的位置--古气候变化。(3)鳍脊(arete)与角峰(horn)冰斗(cirque)鳍脊(arete)角峰(horn)冰蚀谷(glacialvalley)悬谷(hangingvalley)二、冰川的搬运作用冰川的搬运作用----

7、冰川对刨蚀产物进行搬运的过程。冰运物(moraine)--冰川搬运的物质。冰漂砾(erraticblock)--冰川搬运力巨大,可将直径大于1米的石块搬运至它处。搬运方式:1、推运2、载运冰川搬运作用的特点:(1)不具分选性。(2)冰运物磨圆差。冰川一般以底部和侧部冰运物为主。山谷冰川----侧运物为主,大陆冰川----底运物为主。三、冰川的沉积作用冰川的沉积作用--冰运物由于冰体的融化而释放下落的过程。冰碛(moraine)----冰川向雪线以下流动,气温逐渐升高,冰川冰消融乃至完全融化,被释放的冰运物随之就地堆积。(一)冰川堆积作用及冰

8、碛地形大陆冰川----可远洋堆积,山岳冰川----主要在冰前,冰碛地形。1、冰前稳定终碛(terminalmoraine)又称为终碛垅。鼓丘(drumlin)。长轴平行于冰川运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