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黄山奇松.ppt

13黄山奇松.ppt

ID:48781057

大小:10.11 MB

页数:82页

时间:2020-01-24

13黄山奇松.ppt_第1页
13黄山奇松.ppt_第2页
13黄山奇松.ppt_第3页
13黄山奇松.ppt_第4页
13黄山奇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13黄山奇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山位于安徽省,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是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据说因轩辕黄帝曾在此采药炼丹,故名。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13黄山奇松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思考:为什么用“黄山奇松”做课题?黄山的松树“奇”在哪里?3、读完拍手,同桌对读生字誉为陡崖玉屏楼宾客屹立仰卧徐霞客闻名于世情有独钟充满生机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天然盆景依依不舍状如黑虎形似孔雀潇洒挺秀誉陡屏宾屹卧写一写同桌找朋友朗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文章的介绍对象是“黄山奇松”,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引出黄山奇松的?先写——后写——最后写怪石云海温泉奇松黄山

2、四绝奇松怪石飞来石仙人晒靴松鼠跳天都猴子观海梦笔生花云海温泉情有独钟——黄山奇松情有独钟因对某人或某物特别喜爱而感情专注。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它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的松树为何能在石缝里生长?松树的适应能力很强,它的根在很少的一点土壤里就能生长,还能自己制造养料。松树的树根会分泌酸性的汁液,这些汁液遇到花岗岩、石灰岩等,能逐渐使它们变成粉末,形成土壤。正因为松树有着这些独特的本领,所以即使在光秃秃的石山上,松树也能扎下根,茁壮成长。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

3、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黄山有哪些奇松?它们还“奇”在哪里?快速浏览第2自然段,思考:课文重点介绍了哪几种松树?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按三大名松的特点给第2自然段分层,说说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从……到……迎客松你从中欣赏到了怎样的“迎客松”?读出你的感受。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作者在写迎客松时主要抓住哪几方面?描写其姿态的美,生命力的旺盛。交代其名字的由来并点明

4、了迎客松是黄山的象征。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遒劲:雄健有力。郁郁苍苍:形容草木翠绿茂盛。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造句:1、卢沟桥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静静地见证着北京城的变迁。2、母亲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微笑。迎客松迎客松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却依然……,怎能不说它是奇特的呢?你能用读来表现它的“奇”吗?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里陈列着巨幅铁画《迎客松》,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热情好客。迎客松作

5、为国之瑰宝,是当之无愧的。你们愿意将迎客松永远地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吗?读读描写陪客松的句子,你觉得陪客松“奇”在哪里?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读读描写送客松的句子,你觉得送客松“奇”在哪里?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作者在描写三大名松的时候都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比喻1、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2、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3、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

6、天然盆景”。*不是所有带比喻词的句子都是比喻句*例: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表示想象)玉屏楼前的这三棵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我们去看看好吗?双松朝阳翔龙松涛凤凰松连理松孔雀松卧龙松龙爪松蒲团松探海松你能选一棵松树,仿照文中的写法描绘一下它吗?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用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造句:1、这棵大树屹立在山头,勇敢地面对狂风暴雨,毫无畏惧。2、虽然他英勇牺牲了,但他的光辉形象永远屹立在我

7、的心中。区分:跟“耸立”“矗立”不同,二者强调高而直,通常不用于比喻人。这一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由……到……由远及近,由部分到整体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现在你能说出黄山奇松“奇”在哪了吗?奇在: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奇在:三大名松各具情态。奇在:黄山松千姿百态。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