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ppt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ppt

ID:48796083

大小:17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1-25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ppt_第1页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ppt_第2页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ppt_第3页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ppt_第4页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张之洞(1837-1909),直隶(今河北)南皮人。是后期洋务派的重要首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张之洞的基本教育思想。此一思想在他的代表作《劝学篇》中有系统的论述。所谓“中学”,张之洞认为主要是《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等,这些学问是一切学问的根本和基础,应当放在首位。所谓“西学”,张之洞将其归纳为“西政”和“西艺”两个方面,其具体内容是:“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他主张以中学为主导,西学为工具。“中学为内学,西学为

2、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先通中学而追随西政、西艺,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对西学孤陋不通而满口圣贤性理,也将为尧舜孔孟之罪人。在“中体西用”大原则下,还进一步论述了留学教育、留学课程、学制设想、科举改革、教师培养等方面问题提出了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但它只是简单拼凑中学西学,并为涉及中国文化传统和政体的改造,表现出严重的局限性。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中国资产阶级教育的奠基人。“五育”并重,“养成人的共和健全之人格”蔡元培在民国元年,就任教育总长时,就提出民国教育应以养成共和健全之

3、人格为目标。为了实现对国民进行完全人格的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他提出了五育(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并重的教育方针,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中,他对上述五育作了详尽的论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担任北大校长时,蔡元培认为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因此,提出了对于学说,将“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由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1891-194

4、6年),原名文濬,后改为知行、行知,安徽歙县人。生活教育理论1.“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1)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2)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3)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陶行知极力反对传统教育,认为其脱离实际,脱离生活,“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教育与生活分离”,“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在他看来,“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教育是生活的影子。“教育不通过

5、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2.“社会即学校”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为学校而办学校,在学校与社会中间人为地造了一道高墙,以至于“学校是学校,社会是社会”,学校与社会隔绝;改良主义的教育固然已经觉得学校是离不开社会的,提出了“学校社会化”、“学校即社会”的主张,把社会的东西,诸如公安局、卫生局等,拣选几样,缩小一下,请到学校里来,但这样的学校不过象是一个大鸟笼,鸟笼再大,即使再塞一些树枝,它也决不是鸟世界,同样,学校即使是包罗万象,它与社会依旧是隔膜的

6、。在他看来,“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3.“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从作入手求知识、求创造。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

7、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在这个定义下,先生与学生失去了通常的严格的区别,在做上相教相学倒成了人生普遍的现象。反对注入式教学,教服从与学,教、学又服从于做(生活需要)。“教学做合一”反对的是不顾学的教,不顾做的教、学。黄炎培的教育思想黄炎培(1878—1965年),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早年考中秀才、举人,后考入南洋公学特班,受业于蔡元培。为适应中国教育改造和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需要,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曾形成职业教育思潮,其倡导者和代表人物是黄炎培。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1、关于职业

8、教育的目的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人获得生活能力,其价值在于“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因此,应建立起完整而独立的职业教育系统,并与其他各类教育相互渗透沟通,使职业教育贯穿于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当时中国正处于百业不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