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0水的硬度的测定.ppt

实验10水的硬度的测定.ppt

ID:48797117

大小:3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1-25

实验10水的硬度的测定.ppt_第1页
实验10水的硬度的测定.ppt_第2页
实验10水的硬度的测定.ppt_第3页
实验10水的硬度的测定.ppt_第4页
实验10水的硬度的测定.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10水的硬度的测定.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10水的硬度的测定一、目的及要求1.了解水的硬度的测定意义和水硬度常用的表示方法。2.掌握EDTA法测定水中Ca2+、Mg2+含量的原理和方法。3.熟悉金属指示剂变色原理及滴定终点的判断。二、实验试剂、材料消耗1.0.020mol·L-1EDTA标准溶液2.NH3—NH4Cl缓冲溶液:20gNH4Cl溶于水后,加100mL浓NH3·H2O,用水稀释至1L。3.铬黑T5g·L-1溶于三乙醇胺-无水乙醇。称0.5g铬黑T,溶于25mL三乙醇胺、75mL无水乙醇溶液中,低温保存,有效期约100天。4.三乙醇胺溶液1:25.NaOH溶液40g·L-1三、实验原理水的总硬度通常表示水中钙、镁

2、的总量。其中钙、镁的酸式碳酸盐遇热既形成碳酸盐沉淀而被除去,这部分钙、镁含量称为永久硬度。如Ca(HCO3)2=CaCO3↓+CO2↑+H2O以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等形式存在的钙、镁含量称为永久硬度。测定水的总硬度一般采用EDTA滴定法。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铬黑T为指标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在化学计量点前,Ca2+、Mg2+与络黑T形成紫红色配合物,当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游离出指示剂,溶液呈现纯蓝色。滴定时,Fe3+、Al3+等干扰离子,可用三乙醇胺掩蔽,Cu2+、Pb2+、Zn2+等金属离子可用KCN、Na2S或巯基乙酸掩蔽。铬黑T和Mg2+显色

3、灵敏度高于Ca2+显色的灵敏度,当水样中Mg2+含量较底时,终点变色不敏锐。为此可在EDTA标准溶液中加入适量Mg2+(标定前加入,不影响测定结果);或者在缓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EDTA盐,利用置换滴定来提高终点变色的敏锐性;也可采用K—B混合指示剂,此时终点的颜色由紫红色变为蓝绿色。水的硬度通常是将钙、镁总含量折算成氧化物或碳酸钙的量来表示。这里介绍常用的二种表示方法:1.以德国度(。)计,表示十万份水中含有一分CaO,即1L水中含有10mgCaO时为1。。2.以mg/L计,表示1L水中含有CaCO3的毫克数。有关反应:滴定前:Mg2++EBT=Mg-EBT(紫红色)pH≈10

4、;NH3—NH4Cl;铬黑T作指示剂滴定时:Ca2++H2y4-=CaY2-+2H+Mg2++H2y4-=MgY2-+2H+化学计量点:Mg_EBT(紫红色)+H2y4-=M-EBT(蓝色)+2H+稳定性:CaY2->MgY2->Mg·EBT>Ca·EBT即:KCaY2->KMgY2->KMg·EBT>KCa·EBT当在水中加入铬黑T指示剂时,铬黑T首先与水中部分Mg2+结合生成Mg-EBT(酒红色)配合物。当滴入EDTA时,EDTA与Ca2+、Mg2+络合,终点时,EDTA夺取与Mg-EBT中的Mg2+,将EBT置换出来,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水的硬度的表示方法:⑴以度表

5、示,1°=10ppmCaO,1升水中含10mgCaO。相当于是10万份水中含水1份CaO;⑵以水中CaCO3的浓度(ppm)计,相当于每升水中含CaCO3多少毫克。水的总硬度计算公式:我国通常以10mg·L-1CaO或1mg·L-1CaCO3表示水的硬度。水的硬度按德国度分为五种:极软水0—4。DH;软水4—8。DH;微软水8—16。DH;硬水16—30。DH;极硬水大于30。DH。生活饮用水要求硬度≤25。DH。工业用水要求为软水,否则易形成水垢,造成危害。注意:测定工业用水前应针对水样情况进行适当的前处理,如水样呈酸性或呈碱性,要预先中合;水样如含有机物,颜色较深,须用2ml浓盐酸

6、及少许过硫酸铵加热脱色后再测定;水样浑浊,需先过滤(但应注意用纯水将滤纸洗净后用);水样中含有较多的CO32-,也影响滴定,则需先加酸煮沸,驱除CO2后,再进行滴定。学习要求1.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及其标定方法。2.水的总硬度的表示方法?水硬度的测定意义?3.EDTA法测定水硬度的原理?测定条件?4.Ca2+、Mg2+被EDTA滴定所允许的最高酸度?5.测定水中Ca2+、Mg2+时为什么用NH3—NH4Cl控制溶液的酸度pH≈10?6.铬黑T指示剂的应用条件?7.为什么掩蔽Fe3+、Al3+要在酸性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