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材料7常用纤维的结构与性能.ppt

纺织材料7常用纤维的结构与性能.ppt

ID:48798107

大小:122.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1-25

纺织材料7常用纤维的结构与性能.ppt_第1页
纺织材料7常用纤维的结构与性能.ppt_第2页
纺织材料7常用纤维的结构与性能.ppt_第3页
纺织材料7常用纤维的结构与性能.ppt_第4页
纺织材料7常用纤维的结构与性能.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纺织材料7常用纤维的结构与性能.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章常用纤维的结构与性质第一节纤维素纤维(棉、麻、粘胶)一、结构1.大分子结构(1)化学组成纤维素(C、H、O组成)伴生物-棉:蜡质、糖份、果胶、灰分,占5%左右麻:比棉含量要高(各种麻不同)粘胶:无(2)单基特征基团:氧六环;6个-OH;氧桥-O-单基连接方式:1-4甙键连接,在空间转180°,因为大分子内有氢键。(3)空间形态:椅式结构单基上的21个原子不在一个平面上。1、3、5在下平面,2、4、6在上平面;两平面平行。2.超分子结构大分子间作用力:强大的氢键力,还有范德华力。结晶度:棉-60-70%左右;麻>70%;粘胶-30-40%取向度:棉-20-30°;麻-7

2、-8°;粘胶--看抽伸倍数,可人为控制,普通粘纤30°左右。。缝隙空洞:棉-较小;粘纤-较大3.形态结构棉:腰圆形,有中腔,扁平带状,有天然转曲。苎麻:腰圆形,有中腔裂缝。粘胶:纵向有构槽,截面呈锯齿形,有皮芯层。二.性质1.机械性质棉麻粘纤强度(g/d)3-4.9更高2.5-3.1g/d湿强/干强>1>140-50%伸长率3-7%较小16-22%初始模量较大最大较小2.吸湿染色性20℃,65%20℃,100%公定W棉7-8%23-27%11.1%(纱线8.5%)苎麻7-8%12-14%粘纤13-15%29-35%13%3.耐酸碱性与酸作用—氧桥断裂,氧化裂解;与碱作用—碱

3、纤维素。4.其它易燃烧,150℃分解;棉、麻易霉;5.丝光棉丝光——通常是指棉织品(纱、布)在紧张状态下经浓碱液(NaOH或液氨)处理,以获得持久的光泽,并提高对染料吸附能力的加工过程。结构变化:天然转曲消失成为棒状;无定形区有所增加,结晶区有所下降;取向度视张力变化而定。性能变化:光泽、染色性改善;强力增大,延伸度下降;化学性能活泼。第二节 天然蛋白质纤维一.结构1.大分子结构(1)化学组成羊毛:蛋白质角朊;C、H、O、N、S元素组成。丝:蛋白质丝素(70-80%),少量丝胶(20-30%);C、H、O、N元素组成。柞蚕丝:丝素85%(2)单基R侧基—羊毛:多、复杂,约2

4、5种氨基酸;蚕丝:少、简单,约18种氨基酸。(3)空间形态:羊毛的稳定结构是α型,α型加外力变为β型,β型去外力变为α型;蚕丝的稳定结构是β型。2.超分子结构分子间力——羊毛:范德华力、盐式键、氢键、硫键力;蚕丝:范德华力、盐式键、氢键结晶、取向——羊毛的结晶度、取向度低,而蚕丝的较大。3.形态结构:羊毛——鳞片层、皮质层、髓质层1)鳞片层:作用如下:①保护纤维,使羊毛内层组织不受外界的生物、化学、机械等作用;②由于鳞片具有方向性,形成差微摩擦效应。鳞片形状:环状、瓦状、龟裂状2)皮质层:羊毛纤维的主体,占90%左右。皮质细胞:正皮质——结构疏松;偏皮质(副皮质)——结构紧

5、密;双边结构:细羊毛的正副皮质细胞(结构与性能不同)分布于纤维的两侧,并在长度方向上不断转换位置,正皮质一般在纤维卷曲处的外侧,而副皮质处于卷曲的内侧,使羊毛具有天然卷曲。这种结构成之。3)髓质层存在于粗羊毛中;羊毛越粗,中腔髓质层的比例越大,羊毛品质越低。蚕丝:丝素外包有丝胶;纵向平滑,截面为不规则三角形。2.性质羊毛蚕丝强度小较大伸长较大(25~-35%)较小(15~25%)初始模量小较大弹性好较差吸湿性好(15%)较好(11%)耐热性较差耐微生物性耐霉不耐蛀化学性质耐酸不耐碱(蚕丝比羊毛稍差)比重(g/cm3)1.321.33~1.45特性缩绒性光泽、悬垂性、丝鸣缩绒

6、性——羊毛在湿热及化学试剂作用下,经机械外力反复挤压,纤维集合体逐渐收缩紧密,并相互穿插,纠缠,交编毡化。这一性能称之。利:缩绒使毛织物有独特的风格;弊:缩绒使毛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变差(洗涤后易收缩,变形)影响穿着的舒适性与美观(起毛起球)第三节    化学纤维一、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1.结构大分子结构:特征基团:苯环——具有刚性和惰性;酯基-COO-——弱极性基团;脂肪基——柔性基团。大分子无卷曲,基本上带曲折状的直链;超分子结构:大分子间主要是靠范德华力;结晶度较大,取向度也较高。2.性质(1)机械性质断裂强度较高,伸长率大;初始模量高;弹性回复性好;织物挺括,耐磨

7、性较好,尺寸稳定性较好。(2)吸湿染色差W=0.4%;不能采用常温染色。易起静电,耐污性差(3)热学性质熔点高255-265°C;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好(4)光学性质耐光性好,仅次于腈纶(5)耐酸不耐强碱,不霉不蛀(6)密度:1.38g/cm3二、锦纶1、结构分子式:H[NH(CH2)5CO]nOH锦纶6H[NH(CH2)6NHCO(CH2)4CO]nOH锦纶66特征基团:有极性集团-CONH-;-NH2;-COOH;单基较长,无支链,属柔性基团锦纶是柔曲大分子,空间呈平面锯齿形。有范德华力、氢键力;结晶度比涤纶略低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