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细胞固定与染色技术.ppt

实验七细胞固定与染色技术.ppt

ID:48807078

大小:1.36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1-27

实验七细胞固定与染色技术.ppt_第1页
实验七细胞固定与染色技术.ppt_第2页
实验七细胞固定与染色技术.ppt_第3页
实验七细胞固定与染色技术.ppt_第4页
实验七细胞固定与染色技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七细胞固定与染色技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七细胞固定与染色技术我的邮箱bucmedu.@qq.com一、实验原理1.细胞固定的原理培养的细胞离开培养环境后会发生复杂的改变,失去正常的成分,结构被破坏,甚至坏死;而对细胞的观察和操作大多是不能直接在培养环境中进行的,所以要对细胞进行固定,从而最大程度的保持细胞生活时的状态。其主要原理就是用相应的固定液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变性、硬化,保持生活时原有的成分和结构。2.细胞染色的原理细胞与周围背景没有明显的明暗差,所以通常观察到的细胞都是透明的,细胞的内部构造和成分都隐藏在背景当中,借助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细胞进行染色能够增强观察对

2、象与背景的区别,帮助我们进行定性或定量观察。二、固定目的是将细胞的结构和化学物质双重地保存下来,固定细胞的方法有:1.物理固定:如血膜空气快速干燥、冷冻干燥或直接冷冻切片。2.化学固定:如甲醇、乙醇、丙酮、甲醛、戊二醛和锇酸等试剂均能对细胞结构中的某些物质加以固定保存。不同化学试剂所保存的化学成分、对酶活性的影响、保存结构的细腻度均不相同。因此,要根据实验要求和组化反应,选择最佳的固定方法和固定剂。如显示多糖常用乙醇固定,而显示酶类多用甲醛丙酮缓冲液固定。1.碱性染料:为阳离子染料,能接受质子,染细胞核的染料。如亚甲蓝、天青。2.

3、酸性染料:为阴离子染料,能释放质子。主要有荧烷-氧杂蒽染料和偶氮染料两类,能结合细胞的碱性成分并染色,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成分等。3.复合染料:同时具有阴、阳离子型的染料如瑞氏染料(一)、染料(天然染料和人工染料):将生物组织细胞和病原体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构。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使生物学染色剂产生颜色和被染组织亲合。细胞染色技术(二)、细胞染色原理:一般以它们的物理现象和/或化学现象为依据1.物理作用:毛细管现象、渗透、吸收、吸附作用等2.化学作用:a.染料的化学成分:助色基团的存在,碱性染料在溶媒中为阳离子型,易与组织和细胞

4、内带负电荷的酸性物质结合;而酸性染料在溶媒中为阴离子型,与带正电荷的碱性物质结合。b.蛋白质的化学性质: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含有不同数量的氨基(-NH2)和羧基(-COOH),同时还有其他活性基团。在游离状态时,-NH2获得一个H+变成带正电的-NH3+,而-COOH失去一个H+变成带负电的-COO-。分别与不同染料结合。c.周围环境的酸碱度:如环境pH<pI(pI为等电点),则蛋白质带正电,结合酸性染料;反之,pH>pI,则结合碱性染料。(三)、细胞染色法的类型1.普通染色法:经物理和/或化学作用的吸附、结合2.荧光染色法:荧光染料

5、,荧光显微镜3.细胞活体染色法:活体染料如灿烂甲酚蓝等4.细胞化学染色法:用化学反应显示细胞内某种成分。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酶标记技术)1.瑞氏染料酸性染料伊红(eosin,E-)碱性染料亚甲蓝(methyleneblue,M+;又名美蓝)组成复合染料。甲醇:溶解美蓝和伊红ME;固定细胞的形态;提高对染料的吸附作用。注意:pH值的影响细胞各种成分多属蛋白质,由于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时正电荷(H+)增多,易与伊红结合,染色偏红。在偏碱时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或天青结合,染色偏蓝。染料贮

6、存时间愈久,染色效果愈好。染液贮存,必须加塞,以防止甲醇挥发和被氧化成甲酸。加入甘油,防止甲醇挥发,染色清晰。瑞氏染色法(二)、试剂1.Wright染液:瑞氏染粉0.1g,甲醇60.0ml甲醇:有强大的脱水力,可将细胞固定为一定形态,并使蛋白质沉淀为颗粒状、网状等结构,增加细胞与染料接触表面积,提高对染料的吸附作用,增强染色效果。2.磷酸盐缓冲液(PBS):磷酸二氢钾(无水)0.3g,磷酸氢二钠(无水)0.2g,蒸馏水加到1000ml。配好后用磷酸盐溶液校正pH,塞紧瓶口备用。染色方法:a.用蜡笔在细胞周围划圈,平放于染色架上。b

7、.加瑞氏染液覆盖细胞,固定1min。c.滴加等量或稍多的缓冲液,混匀,染色5-10分钟。d.用清水冲洗,待干后镜检。染色流程:勿冲洗再加瑞氏染色Ⅱ液5-8滴后将Ⅰ液和Ⅱ液充分混允静置10分钟直接流水冲洗3-5分钟(切勿先到掉染液)涂片经水洗干燥后用油镜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李四123固定干燥后加瑞氏染色Ⅰ液5-8滴覆盖整个血膜1分钟注意事项:a.细胞要干透后才能染色,否则染色时易脱落b.染色时间与染液浓度、室温及细胞多少有关,一般染液淡、染色时间长些效果好。c.染液不能过少,以防蒸发沉淀。d.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液,应以流水冲,防染

8、料沉着。冲洗时间也不能长。e.染色过淡,可复染。f.染色过深可用水冲洗或浸泡,还可用甲醇脱色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改变分为三期:Ⅰ期的细胞核呈波纹状(rippled)或呈折缝样(creased),部分染色质出现浓缩状态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