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基本理论体系.ppt

纺织基本理论体系.ppt

ID:48810594

大小:9.53 MB

页数:94页

时间:2020-01-27

纺织基本理论体系.ppt_第1页
纺织基本理论体系.ppt_第2页
纺织基本理论体系.ppt_第3页
纺织基本理论体系.ppt_第4页
纺织基本理论体系.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纺织基本理论体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纺织基本理论体系纺织是一门工程技术,其主要任务就是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经过纺织加工,制成各类纺织最终产品。纺织加工包括纺纱、织物成型和染整三个重要的工艺加工环节。织物:纤维或纱线,或纤维与纱线按照一定规律构成的片状集合体。按加工原理分类: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其它结构(编织物、针机织联合物等)。按用途分类:服装用、装饰用、产业用。按原料组成分类:棉织物、毛织物、麻织物、丝绸织物、纯化纤织物、混纺织物。机织物:由经纬两个系统纱线按一定的规律相互垂直交织而成的织物机织工艺流程机织物由经纬两个系统的纱线构成,需在织机上实现经纬纱的交织,由此必须在上机织造前将经纬纱线准备

2、好,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织前准备。织前准备是对经、纬纱作准备加工,提高其可织性并卷绕成织造所需要的卷装。各工序的原料和半成品:原料:管纱、绞纱、筒子纱(染色)半成品:织轴、纡管、筒子纬纱经纱系统:1.织轴上要求纱线成平行的、多头份的、等长的排列,并卷绕在符合要求的卷装上,管纱、绞纱、筒子纱都是单头份、不等长的卷装,要达到平行排列的要求,需要经过整经工序。2.为了使整经能够连续进行,要将短的管纱接长,这就是络筒。3.部分纱线本身的性能不足以承受织造的要求,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纱线的可织造能力,这一措施称为浆纱。4.通常经纱在上机织造前还需要装上控制装置,即需要进行穿(结

3、)经。5.由此,经纱系统的准备工序为:管纱、绞纱→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织轴若原料为筒子纱,则经纱系统的准备工序为:筒子→(倒筒)→整经→浆纱→穿(结)经→织轴纬纱系统:由于织机型式的不同、织物质量要求的不同以及纱线的品种不同,纬纱的准备工艺有三种形式:直接纬——直接将纱线纺到纡管上间接纬——管纱、绞纱→络筒→热湿定型→卷纬→纡子筒子纬纱——管纱、绞纱→络筒→(热湿定型)→筒子纬纱有梭织机采用1和2种工艺,无梭织机采用第3种工艺,由此可见经纱准备系统非常复杂,纬纱准备系统相对简单。络筒的任务是将原纱(管纱或绞纱)加工成筒子概述络筒的目的:增加纱线卷装的容纱量

4、,提高后继工序的生产率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改善纱线品质2.络筒的要求:筒子卷装应坚固、稳定,成形良好卷绕张力的大小要适当而均匀尽可能清除纱线上影响织物外观和质量的有害纱疵尽可能增加筒子卷装容量并满足定长要求纱线连接处的直径和强度要符合要求尽可能降低络筒过程中毛羽的增加量一、筒子的卷绕成形(一)筒子的卷绕成形分析卷绕的基本曲线---螺旋线。即卷绕机构把纱线以螺旋线形式一层一层有规律地紧绕在筒管表面,形成圆柱形筒子或圆锥形筒子。第一节络筒的基本原理纱圈卷绕角α:纱线卷绕到筒子表面某点时,纱线的切线方向与筒子表面该点圆周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交叉角:来回两根纱线之间的夹

5、角,2α。二、筒子的卷绕密度1、定义:筒子单位体积中的纱线重量,单位g/cm32、影响卷绕密度的因素:纱线种类、结构纱圈的卷绕角络筒张力筒子与槽筒之间的压力三、筒子传动的分析卷绕机构的传动形式:锭轴直接传动、槽筒摩擦传动(一)槽筒摩擦传动1.圆柱形筒子:等速导纱的运动规律,即v2=C(除折回区域外);接触点的线速总是等于槽筒表面的线速;V1=πd筒nknk--筒子转速d筒--筒子直径V2=nkhh--轴向螺距tgα=v2/v1=h/πd筒等速、等升角卷绕(α=C)2.圆锥形筒子筒子与槽筒表面只有一点线速度相等,其余各点在卷绕过程中均与槽筒表面产生滑移。(1)传动点与

6、传动半径传动点:筒子与槽筒表面线速度相等的点传动半径:传动点到筒子轴心线的距离传动半径传动半径大于平均半径传动点位置圆锥形筒子摩擦传动结论:传动半径总是大于筒子的平均半径,且随着筒子直径的增大,传动点逐渐向筒子的平均半径方向移动。筒子大小端卷绕角不同,大端的卷绕角小于小端的卷绕角。大端的卷绕密度大于小端的卷绕密度,且大端里紧外松,小端里松外紧。第二节络筒张力为了使筒子成形良好、具有一定的卷绕密度且不损伤其物理机械性能,络筒张力必须适当。选择络筒张力的原则:在满足筒子成形良好的前提下,以小为宜,并力求张力均匀一致。一、管纱络筒时构成纱线张力的因素1、退绕张力纱线从管纱

7、上退解所形成的张力2、摩擦张力导纱机件对纱线摩擦作用所产生的张力3、附加张力张力装置对纱线产生的张力(一)退绕张力气圈:退绕时纱线一方面沿管纱轴向上升,同时又绕轴线作回转运动,从而在空间形成一个特殊的旋转曲面退绕点:纱线由静止进入退绕状态的起始点分离点:纱线开始脱离纱管进入空间的起始点气圈高度h:分离点到导纱钩之间的距离导纱距离d:纱管顶端到导纱部件之间的距离摩擦纱段:推绕点与分离点之间在管纱上处于蠕动状态的纱段摩擦包围角:摩擦纱段对应管纱轴心的弧度角退绕张力的构成:气圈张力:空间气圈纱段所产生的张力对退绕张力的影响较小分离点张力:管纱表面纱段所产生的张力T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