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3).ppt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3).ppt

ID:48815981

大小:2.06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1-28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3).ppt_第1页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3).ppt_第2页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3).ppt_第3页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3).ppt_第4页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3).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3).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结合而成的;水是由氢、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组成的。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即原子构成。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总结了一些元素化合时的质量比例关系,阐述了他的化学原子论。物质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割,在化学反应中保持本性不变。1897年,汤姆生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汤姆生认为,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原子之中,而电子就像是面包

2、中的葡萄干一样散布在原子的正电荷之中。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α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结构玻尔借助诞生不久的量子理论改进了卢瑟福的模型。玻尔原子模型(又称轨道模型):当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时,电子沿特定球形轨道运转;当原子有多个电子时,它们将分布在多个球壳中绕核运动。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了中子,揭示了微观世界波粒二象性规律、认识到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不遵循经典力学的原理,建立用量子力学方法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的数学模型。道尔顿模型(1803)汤姆生模型(1904)卢瑟福模型(1911)波尔模型(1913)提出问题:核

3、外电子是如何分层排布的呢?得出结论:2、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3、稀有气体最外层是2个或8个,达到稳定结构。原子核核电荷数电子第一电子层第二电子层第三电子层(最外层)1、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2n2(n表示电子层数)为了形象、简单的表示原子的结构,人们就创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这种特殊的图形。+12第1层第2层第3层282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核核电荷数该电子层上的电子电子层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核电荷数282+12Mg+8O62+12Mg2+282Mg+8O2-26O8M

4、g2++1228O2-+828MgO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辨别原子:核电荷数=外层电子总数阳离子:核电荷数>外层电子总数阴离子:核电荷数<外层电子总数288+16辨别左图是原子还是离子结构示意图1.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变化,最外层电子影响元素的化学性质。2.镁等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与活泼非金属反应时,易失电子,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3.氧、氯等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多,与活泼金属反应时,易得电子,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要点总结寻找规律分析N

5、aCl、MgO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找出化合价与得失电子的数目的关系。元素化合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数目NaMg2O6Cl-1+11失去1+2失去2-2得到27得到1练习巩固1、19世纪末,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A、法国的拉瓦锡B、瑞典的舍勒C、英国的道尔顿D、英国的汤姆生2、已知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下列原子中,与氧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NeB.MgC.SD.CC3、A元素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B元素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当他

6、们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时,A的化合价为(),B的化合价为(),A与B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3-1AB34.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如有错误,指出错误的原因。5、用下面的结构示意图的字母填空:(1)属于非金属原子的是(  );(2)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3)具有稳定结构的是()。BC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