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传递信息》课件2.ppt

《17 传递信息》课件2.ppt

ID:48822238

大小:66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1-29

《17 传递信息》课件2.ppt_第1页
《17 传递信息》课件2.ppt_第2页
《17 传递信息》课件2.ppt_第3页
《17 传递信息》课件2.ppt_第4页
《17 传递信息》课件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17 传递信息》课件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递信息信 息 的 传 递一.微波通讯二.卫星通讯三.光纤通讯四.网络通讯如何把信息传到远方一.信息的传播:主要通过符号(文字、数字、图形、图象等)或信号(语言、手势、电磁波等)载体传播。古代:烽火、快马、信鸽、口信等方式。现代:电话、电报、广播、电视等方式。一.现代的顺风耳—电话观察电话机,有哪几部分构成?电话博物馆电话的组成:电源、话筒、听筒话筒的构造:炭精盒、膜片话筒---对着话筒讲话时,声音产生的产波引起话筒中膜片振动,膜片时松时紧地压挤碳粒使其电阻时大时小地变化,在电路中就产生了按声音振动变化的电流.听筒的构造:电磁体、膜片听筒---从对方话筒处传来按声音振动而强弱变化的电

2、流时,听筒中的电磁体对膜片的吸引力时大时小,使膜片振动起来,发出和对方说话相同的声音.听筒将电流信号变为声音信号.话筒:听筒:电话机的工作原理声音膜片振动碳盒电阻变化电流变化变化电流电磁铁磁场变化膜片振动声音动手动脑学物理为什么要用电话交换机?为了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问题一:有5部电话机,如果任意两部都能互相接通,需要多少对电话线?问题二:如果用电话交换机,只需要多少对电话线?电话交换机作用:提高线路的利用率发展:人工操作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脑程序控制最早的电话机187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问世。这台电话机的发明人,是一位苏格兰青年,名叫亚·贝尔。贝尔22岁时被聘为

3、美国波士顿大学的语言教授。有一天,贝尔在实验时,却意外地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电流导通和截止时,螺旋线圈会发出噪声。这个细节一般人是不会留意的,贝尔却是有心人。他重复几次,结果都一样。贝尔茅塞顿开,一个大胆的设想在脑海中出现,“在讲话时,如果我能使电流强度的变化模拟声波的变化,那末用电传送语言不就能实现了吗?”这个思想后来成了贝尔设计电话的理论基础。他决计去求教当时大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亨利热情地支持他,说:“贝尔,你有了一项了不起的发明理想,干吧!”拓展小知识两年过去了,贝尔与青年助手沃特森,经过无数次的试验都失败了。有一天,贝尔正在锁眉沉思时。隐隐传来一阵"吉他"的曲调,他侧耳

4、凝神。听着,听着,豁然醒悟。原来,他们的送受话器灵敏度太低,所以声音微弱,难以辨别。“吉他”的共鸣启发了聪明的年轻人。贝尔马上设计了一个助音箱的草图,一时找不到材料,就把床板拆了下来,连夜赶制,接着又改装机器。一切准备就绪后,贝尔在实验室里,将门关闭,沃特森在隔着几个房间的另一端,贝尔对着送话器呼唤起来:“听见了吗?沃特森。”沃特森喜不自禁,急呼“贝尔!我听见了!听见了!”这时,两人欣喜若狂,向对方奔走,热泪盈眶,互相拥抱起来。两个敢作敢为的青年,鹿服重重困难,终于把电话变成了现实。  贝尔趁热打铁,经过改良,半年以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供实用的电语机。又过两年。于1878年。贝尔在

5、波士顿和纽约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通话成功。拓展小知识同学们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