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陋室铭 (2).ppt

10陋室铭 (2).ppt

ID:48823214

大小:713.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1-29

10陋室铭 (2).ppt_第1页
10陋室铭 (2).ppt_第2页
10陋室铭 (2).ppt_第3页
10陋室铭 (2).ppt_第4页
10陋室铭 (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10陋室铭 (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772-842),___(朝代)著名诗人,字______,洛阳人,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与柳宗元并称______。后又入朝任太子宾客,世称_____。晚年在洛阳与白居易为诗友,并称_______。被后人誉为_____。唐梦得“刘柳”“刘宾客”“刘白”诗豪陋室铭刘禹锡“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原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文体特点:篇幅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且押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

2、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初识陋室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

3、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课堂检测:词类活用:有仙则名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名:名词作动词,出名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乱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一词多义无丝竹之乱耳。何陋之有?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之:助词,无实义,宾语前置的标志。古今异义无案牍之劳形古义:身体今义:形状特殊句式何陋之有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有何陋”。翻译下列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这是简陋的居室,只因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苔痕蔓延到石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

4、帘,使室内染上青色。翻译句子(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译: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翻译句子(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译:(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三、感受陋室1、作者是怎样引出陋室的?运用类比,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喻有“吾”之陋室,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三、感受陋室2、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先找出课文当中的句子,再进行分析。从陋室环境、交往人物、生活情趣这三方面来表现陋室不陋。三、感受陋室3、作者

5、在文章末尾写诸葛庐、子云亭,并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何用意?以古代贤者的居室类比陋室,说明陋室虽陋,有德者居之自可扬名。以古代贤者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三、感受陋室“何陋之有”出自《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截取后一句,暗含以“君子”自居的意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