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艺术手法.ppt

诗歌艺术手法.ppt

ID:48856487

大小:17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1-31

诗歌艺术手法.ppt_第1页
诗歌艺术手法.ppt_第2页
诗歌艺术手法.ppt_第3页
诗歌艺术手法.ppt_第4页
诗歌艺术手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艺术手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查子·情景【宋】姚宽郎如陌上尘,妾似堤边絮。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 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过了别离时,还解相思否?(1)这首词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艺术手法也称表达技巧,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它是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高考对表达技巧的考查,重在表达效果方面,往往从这个角度设题,以主观表述题为主。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古诗词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抒

2、胸臆)托物言志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偶夸张借代设问用典顶真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呼应、伏笔铺垫、开门见山等描写手法抒情手法间接抒情.修辞手法动静,虚实,点面,曲笔,渲染烘托,细节描写,白描,工笔,赋比兴对比衬托(正反衬)联想想象,象征,抑扬,意象叠加,以小见大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篇章结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命题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命题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或手法)。说说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技巧)(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或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3、(句意)(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情感)生查子·情景【宋】姚宽郎如陌上尘,妾似堤边絮。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 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过了别离时,还解相思否?(1)这首词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同学答案:1、用了比喻,从“郎如陌上尘,妾似堤边絮”可以知道:诗人把郎比作尘土,而把妾比作柳絮。2、四句话都以五个字为一小句,在最后用反问的艺术手法进行描写,男女为了相见而去岸边,纵使两人相见了,最后连影子也找不到。3、运用烘托渲染的手法。“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烘托出一种思念的环境,渲染出一种伤心的心情。4、用了比喻的

4、描写手法,将两人比作陌上尘和堤边絮,表达了两人浓厚的相思之情。作品译文:郎君像路上扬起的尘土,我像河堤边柳树飞扬的柳絮。匆匆相见即离别,今后你的踪迹无处寻找。相逢时我们因幸福而面容绯红,就像迎接扑面而来的春风,如今我们别离,泪水挥洒如同秋雨。过了这悲伤离别的一刻,分手之后你是否还会把我想起?生查子·情景【宋】姚宽郎如陌上尘,妾似堤边絮。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 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过了别离时,还解相思否?(1)这首词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1、比喻。“郎如陌上尘,妾似堤边絮。”把男子比作陌上的尘,把女子比作堤边的柳絮,形象生

5、动地表现了两人的相见是短暂、飘渺、偶然、无迹可寻的,是萍水相逢而已。(或:“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将女子酒后脸上绯红而温热比作春风扑人,又将女子与心上人分离时的眼泪比作秋天的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相聚的美好和相离的痛苦。)2、对比。“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前句概括了相聚时的欢乐,后句描绘了分别时的痛苦。相聚在前为轻,分离在后为重,自然让人感到相聚的欢乐是短暂的,而分离的痛苦却是深沉久远的。3、互文。“妾亦如陌上尘,郎亦似堤边絮。”尘与絮悠扬飘荡,无辙可循。尘与尘相遇,絮与絮相逢,聚乃偶然,散亦无法觅其踪迹。把两个人遇合方式的特点,通过尘与絮

6、的“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体现出来,喻义明确,引人入胜。提醒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艺术手法、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清醒,不要被迷惑。古诗词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偶夸张借代设问用典顶真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呼应、伏笔铺垫、开门见山等描写手法抒情手法间接抒情.修辞手法动静,虚实,点面,曲笔,渲染烘托,细节描写,白描,工笔,赋比兴对比衬托(正反衬)联想想象,象征,抑扬,意象叠加,以小见大用典抒情借

7、古讽今篇章结构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著人。(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作品译文江上的燕子都知道我的茅屋过于低矮狭窄,因此频频而来。燕子衔来筑巢的泥,泥点遍洒,弄脏了我的琴和书,还不停地追逐飞虫碰着了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答案1:这首诗景中含情(1分)。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的活动。(1分)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燕

8、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2分)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