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物理化学(甲)第九章(原电池).ppt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甲)第九章(原电池).ppt

ID:48877251

大小:1.41 MB

页数:72页

时间:2020-01-31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甲)第九章(原电池).ppt_第1页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甲)第九章(原电池).ppt_第2页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甲)第九章(原电池).ppt_第3页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甲)第九章(原电池).ppt_第4页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甲)第九章(原电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甲)第九章(原电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九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原电池(galvaniccell)运行时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条件:(1)化学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或者电极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2)给予适当的装置,使化学反应分别在电极上进行。(3)电解质溶液(作用:①导电,②提供必需的离子),如:水溶液,非水溶液,熔盐和固体电解质,室温离子液体。(4)电极和导线(导电)如:Zn+CuSO4=ZnSO4+Cu设计为铜—锌电池(Deniellcell):K(Hg)(a1)

2、KCl(m)

3、K(Hg)(a2)过程:K(Hg)(a1)K(Hg)(a2)a1>a2电极反应(-):K(Hg)(a1)K++Hg+e(+):K

4、++Hg+eK(Hg)(a2)1丹尼尔电池: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可逆电池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化为:(rG)T,p=-nEF式中E、n和F分别为可逆电池的电动势、电池反应的摩尔数和Faraday常数。CuZnCuSO4ZnSO4多孔隔膜+e2当反应进度=1mol时(ΔrGm)T,p=-zEFz为反应进度=1mol时,电池的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上式的意义:(1)作为热力学和电化学联系的桥梁。(2)揭示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最高限度,为改善电池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如果电池为不可逆电池则(等T和p):ΔrGm<-zE’FE’为不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有E’

5、w可。设计新的化学电源以适应各种需要,是目前非常热门的研究方向。3如:(1)环保型能源的开发——燃料电池反应:H2+O2→H2O若通过直接燃烧→电能,则能源利用率<25%若设计成氢氧燃料电池能源利用率可达72%同时生成的水对环境没有污染。(2)蓄电池的开发蓄电池作为贮能器,要求容量大,可多次充放电。(3)人造器官的电源的开发,如:用于人造心脏的电池(4)无记忆的锂电池的开发4§9.1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常见的电池有两类:(1)单液电池ZnCl2Ag-AgClZn(2)双液电池有液界电势无液界电势CuZnCuSO4ZnSO4多孔隔板+KCl盐桥1、可逆电池:可逆电池必须满足

6、以下条件:(1)电极反应为可逆反应(2)通过电池的电流必须十分微小(3)体系复原时,环境也必须复原.5Deniell电池是不可逆电池;任何带有负载的电池为不可逆电池,因为流经电池的电流不是很小。ΔrGm<-nE’F可逆电池举例:E外ZnCl2Ag-AgClZnE(1)当E>E外且满足dE=E-E外→0时,电池放电,电极上的反应:负极(Zn):Zn(s)Zn2++2e-正极(Ag+AgCl):由Zn电极与Ag—AgCl电极组成的电池:2AgCl(s)+2e-2Ag(s)+2Cl-电池内总反应:Zn(s)+2AgCl(s)Zn2++2Ag(s)+2Cl-用万用表测量电池

7、的电动势时,因为有电流流过电池,所以测得的电动势为不可逆电动势E’,有6(2)当E

8、O4溶液中构成的电池。892.可逆电极的类型和电极反应构成可逆电池的电极必须是可逆电极。电化学中的电极由电子导体和离子导体组成。可逆电极有三种类型:(1)第一类电极:由物质B在含有该物质离子的溶液中构成。金属电极:如:Ni2+/Ni电极反应:Ni(s)放电Ni2++2e-充电当Ni(s)起氧化反应(负极):Ni(s)Ni2++2e-当Ni(s)起还原反应(正极):Ni2++2e-Ni(s)书写:Ni(s)

9、Ni2+(aq)Ni2+(aq)

10、Ni(s)气体电极:如氢电极、氧电极等H+

11、H2(g)

12、Pt(Pt起导电作用)OH-

13、H2(g)

14、Pt(Pt起导电作用)2H+

15、+2e-→H2(g)2H2O+2e-→H2(g)+OH-10汞齐电极:如:Na+(a+)

16、Na(Hg)(a)

17、PtH+

18、O2(g)

19、Pt(Pt起导电作用)OH-

20、H2(g)

21、Pt(Pt起导电作用)O2(g)+2H++4e-→2H2O(g)O2(g)+2H2O+2e-→4OH-氧电极:反映了介质的酸碱性对电极电势。电极反应:Na+(a+)+Hg(l)→Na(Hg)(a)(2)第二类电极:是由金属及其表面覆盖一层该金属的难溶化合物(AgCl或Ag2O),浸入一定的电解质溶液中所构成电极。11i.M

22、M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