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docx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docx

ID:48881172

大小:15.3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04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docx_第1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 教学目标 (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2)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二、 教学重难点 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三、 教学课型 讲读课 。四、 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对联导入二介绍题目、作者、写作背景三听朗读,把握作者的感情和写作意图四自读上片思考: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1补充把握诗歌感情的方式:关注题目,关注作者,关注注解,关注关键情态词,关注意象,关注典故。2补充《登京口北固亭有怀》3借

2、典故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五自读下片思考:下片作者写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目的是什么?1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借鉴历史,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2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3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以廉颇自况,虽64岁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着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

3、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六总结全文1运用典故表达感情2对比七布置作业1、背诵《京口北固亭怀古》2、读辛弃疾的《摸鱼儿》,写一篇200~300字的赏析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