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专题练习《摩擦力做功》.doc

高中物理专题练习《摩擦力做功》.doc

ID:48888897

大小:94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2-04

高中物理专题练习《摩擦力做功》.doc_第1页
高中物理专题练习《摩擦力做功》.doc_第2页
高中物理专题练习《摩擦力做功》.doc_第3页
高中物理专题练习《摩擦力做功》.doc_第4页
高中物理专题练习《摩擦力做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专题练习《摩擦力做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糙粗斜面向上滑,达到最高点后又滑回出发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上滑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值比下滑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值小B.上滑过程中重力做功值比下滑过程中重力做功值小C.上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值比下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值大D.上滑过程中摩擦力做功值比下滑过程中摩擦力做功值大答案:A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如图所示,一物块(可视为质点)以7m/s的初速度从半圆面的A点滑下,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仍为7m/s。若该物块以6m/s的初速度仍由A点滑下,则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A.大于6m/sB.等于6m/sC.小于6m/sD.无法确定答案:A来源:题型:单选题,

2、难度:理解如图,一物块以的初速度沿曲面由A处下滑,到达较低的B点时速度恰好也是,如果此物块以的初速度仍由A处下滑,则它达到B点时的速度()A、等于B、小于C、大于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B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识记ABB/C如图所示在北戴河旅游景点之一的南戴河滑沙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和AB/(都可看作斜面)。甲、乙两名旅游者分乘两个滑沙撬从插有红旗的A点由静止出发同时沿AB和AB/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沙面BC上.设滑沙撬和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滑沙者保持一定姿势坐在滑沙撬上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在B点的速率等于乙在B/点的速率B.甲的滑行总路程比乙短C.甲全

3、部滑行过程的水平位移一定比乙全部滑行过程的水平位移大D.甲、乙停止滑行后回头看A处的红旗时视线的仰角一定相同答案:D来源:2004年高考江苏题型:单选题,难度:应用如图6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初速度v0自固定于地面的斜面底端A开始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A,斜面与滑块之间有摩擦,图6乙中分别表示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V、加速度a、势能EP和机械能E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可能正确的是答案:C来源:2008年天津市模拟二题型:单选题,难度:应用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运动,在0—6s内其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和拉力的功率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求得物体的

4、质量为(取g=10m/s2)A.B.C.D.答案:B来源:2008年北京四中模拟一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的功一定大小相等、正负相反C、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重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答案:D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BCAAA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从斜面AC和AB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两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滑至斜面底部B、C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C和EB,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C和WBA.EC>EB,WC=WBB.

5、EC=EB,WC>WBC.ECWBD.EC>EB,WC

6、=A/B/,物块与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那么W1与W2的关系是()A.W1=W2B.W1>W2C.W1<W2D.无法确定答案:A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为水平的,其距离d=0.50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出发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的地点到B的距离为()A.0.50mB.0.25mC.0.10mD.0答案:D来源:2004年高考大综合题型:单选题,

7、难度:理解θA如图所示,物体自倾角为θ,长为L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斜面底端时与垂直于斜面的档板A发生碰撞。设碰撞时没有动能损失,然后又沿斜面上升,如果到物体最后停止时物体总共滑过的路程为S,则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是:A、B、C、D、答案:C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ABCDO如图所示,DO是水平面,AB是斜面,初速为的物体从D点出发沿DBA滑动到顶点A时速度刚好为零,如果斜面改为AC,让该物体从D点出发沿DCA滑动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