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版)《长江》教学设计4.doc

(2017年春季版)《长江》教学设计4.doc

ID:48905697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05

(2017年春季版)《长江》教学设计4.doc_第1页
(2017年春季版)《长江》教学设计4.doc_第2页
(2017年春季版)《长江》教学设计4.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7年春季版)《长江》教学设计4.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熟悉生字、词。2、了解长江的常识,通过长江的形象,接受深厚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感的熏陶。3、分析作者在文中采用一系列修辞和重复的手法的作用。教学重点:熟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语句、词语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相关链接。1、长江,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

2、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另有相关文学作品以此为名,也作为人名被使用。2、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多用象征手法描写客观生活引发的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二、熟悉课文,自己解决下列生字词。浦口曙天吹拂舢板驳船堆栈穿梭粼粼瑰红缕缕千年万载哺育湖泊容光焕发:脸上放出光彩,形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粼粼:形容水的明净。三、了解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郭风:1917,当代作家。1938年

3、散文处女作《地瓜》。著有散文集《山溪河海岛》、《曙》、《唱吧,山溪》、《鲜花的早晨》、《灯火集》等。善于以诗人的眼光来观察、理解社会和自然,注意吸取意象派、象征派的一些艺术手法,从草木虫鱼、风土人情中见时代风貌,有较浓郁的诗情画意和牧歌风味。这篇散文作者创作于1961年,目的是要歌颂那个时代他心目中的祖国,新中国诞生后,年轻的共和国意气风发,欣欣向荣,到处洋溢着为未来的灿烂理想而奋斗的勃勃生机,到处是文中写到的生产建设的繁忙景象和建设的成果。这是时代的开始。所以文中,写长江的黎明,象征着祖国的欣欣向荣,朝气蓬勃。四、熟读课文,体会文中字里行间作者的思想感

4、情。1、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品味课文。2、这篇散文诗,全篇贯穿着一个“()”字,画面像电影一样由近及远展开,描绘了(),抒发了作者()感情,这是()的写法。3、作品为什么不写长江的中午或者傍晚,而要写长江的黎明?这里的黎明是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它象征了什么?4、作品反复说:“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为什么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5、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任找一种并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简单回顾上节课内容。三、分析课文。1、文中写了长江的那个时段的景象?黎明。2、请从文中找出能够表达作者看到黎明的长江

5、景象的心情的句子?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四、讨论:黎明和青春的特点是什么?清新、明净、明丽、容光焕发、生机勃勃、朝气、活力、希望文中那些语句突出了这样的特点?并且采用了那些表现手法来写这些景象的?拟人、反复、比喻、象征(作用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内心的舒畅、愉悦的思想感情)五、联系作者的写作时间,思考:1、文中的黎明是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为什么只写长江的黎明,在这里有什么深刻的内涵?不是。象征了祖国的欣欣向荣,勃勃生机。2、作者在行文中多次运用了反复的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六、你能不能写一些关于长江的诗句呢?七、完成课后练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