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ppt

ID:48916902

大小:2.69 MB

页数:76页

时间:2020-01-28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ppt_第1页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ppt_第2页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ppt_第3页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ppt_第4页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掌握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会进行判断。3.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知道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能提出问题并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5.能正确进行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的洗涤等实验的基本操作。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报告。1.从命题内容及考查角度分析(1)以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或现象为背景,考查化学研究的对象、绿色化学。(2)以判断具体的变化类型为内容,考查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特征。(3)借助实验装置图,以判断操作正误或有

2、无安全隐患等形式,考查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室安全规则。(4)选取生活中或课本中的具体物质,运用实验探究的步骤和方法,考查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及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2.从中考的题型分析(1)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室安全。(2)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考查实验探究的思路和方法。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变化类型的判断是中考的必考点,复习时建议:(1)采用表格的形式,比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伴随现象、粒子的变化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掌握区别两者的方法,再通过具体的实例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2)通过概念辨析的形式

3、让学生明确“变化是一个过程”,而“性质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并通过实例练习帮助学生明确两者在叙述方法上的不同,以便能够正确判断。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中考的重要考点,复习时建议:(1)与实验操作相联系,使学生在操作练习中,熟记仪器名称、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等,同时结合操作强调实验的规范性,并对易错点作出特别提醒。(2)重点实验操作如量筒、托盘天平等的使用,可以采用图示分析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错因分析。3.化学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往往是作为独立的题型出现在中考中。复习时要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顺实验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并加强对实验探究题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4、,对现象的分析能力,以及得出并准确表达实验结论的能力。考点.知识清单要点.聚焦突破一、正确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判断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或生成沉淀等不能用来作为我们判断变化类型的依据,关键是要看本质,即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灯泡通电发光,虽然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但没有生成新物质,故为物理变化,又如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虽没有明显的上述现象,但生成了新物质碳酸钠,属于化学变化。2.二者关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典例1】(2011·巢湖中考)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明确以下两点:【我的记

5、录空间】选B。物理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苹果腐烂和面包发霉时均会生成有毒的物质;菜刀生锈时生成了铁锈,故以上变化均不属于物理变化。榨取果汁只是水果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故属于物理变化。二、化学实验操作中意外事故及处理方法【典例2】(2010·桂林中考)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我的记录空间】选A。烧碱与硫酸反应放出大量热,且烧碱具有腐蚀性,故

6、不宜用来中和硫酸,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B中的处理方法,避免了药液与眼睛的充分接触,有效减轻了对眼睛的损伤;C中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时,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D中的做法能快速缓解浓硫酸与皮肤的接触,最大程度地降低损伤。三、运用实验探究来解决化学问题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1.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4)实验探究(5)收集与整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2.实验观察基本方法(1)关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等;化学

7、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酸碱性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是否有发光、放热现象、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沉淀生成等。(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要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与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4)探究活动完成后,认真写出探究报告。【典例3】(2011·安徽中考)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