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方案.doc

沉降观测方案.doc

ID:48921371

大小:34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2-07

沉降观测方案.doc_第1页
沉降观测方案.doc_第2页
沉降观测方案.doc_第3页
沉降观测方案.doc_第4页
沉降观测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沉降观测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1、工程概况12、编制依据13、测量部署24、沉降观测水准网的建立及测量方法31、校核水准控制点32、水准点控制网的测设35、沉降观测方法和一般规定31、沉降观测周期42、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53、沉降观测的作业方法和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54、沉降观测点布置:65、沉降观测埋设要求:66、沉降观测71、确定沉降观测路线并绘制观测路线图76.2、沉降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测定86.3、作业中应遵循的规定86.4、沉降作业过程技术指标87、沉降观测数据计算及成果整理97.1、沉降观测的精度97.2、沉降观测数据记录表:9..7.3、平差计算97.4、成果报告98、安全文明保证及绿

2、色施工要求10..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沧浪新城宝运路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单位:苏州新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苏州市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苏州现代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江苏城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理位置:东至宝运路,西、南至一号河,北至四季晶华小区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物抗震设防重要性类别为标准设防(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总高为14.99m,建筑面积约7041.94平方米。本工程所注±0.00标高,相对于85国家高程3.350,室内外高差0.15m。2、编制依据1、编制目的本方案旨在为沧浪新城宝运路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工程沉降观测工作提供较完整的技术指

3、导,以便优质、快速、高效的完成沉降观测施工任务,并为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本工程的施工方法、顺序、质量控制等各方面的详细了解提供依据。2、编制依据1)参考规范标准:设计院提供的本工程沉降测量布置点图《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建筑物沉降、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DGJ32/TJ8等。2)图纸设计要求:(1)沉降观测点埋设位置:当图中未祥注时,应在房屋四周转角处以及每隔10~20米的轴线上可观测到的墙、柱上设置;(2)观测点埋置构造见如下详图:..3)参考高程值水准点:不少于两个,设置在距建筑物30~80m稳定、可靠的土层内或沉降已稳定的建筑物上;4)

4、观测要求:观测点稳固后即开始,以后每层一次直至完工,完工当年每3月测一次,共测四次,第二年6个月测一次,第三年起每年测一次直到稳定;5)施工中途停顿,应在停工前与复工前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每隔3个月测一次;6)未详之处参见《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中“5沉降观测”章节。3、测量部署1、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序号器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测量精度1精密水准仪DSZ1台1每公里往返高差中误差≤1mm2水准尺2m对1已鉴定良好2、测量施工组织序号管理人员职务职责1姚瑛莺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沉降观测技术、安全、质量2丁水祥生产经理沉降观测阶段现场控制全面管理3顾忠明技术负责人具沉降观测方案编制

5、、交底4薛程安全员沉降观测的各项安全管理5夏云平施工员负责回填土施工现场组织协调及质量管理6文伊资料员负责试块留置、资料收集、取样送检..4、沉降观测水准网的建立及测量方法1、校核水准控制点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编制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满足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沉降观测,要求:(1)服务中心主体周围设置基准点;(2)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应可以后视到两个基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3)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

6、量的要求(大于1.5米)作为建筑沉降观测的基准点,施测前对给定的水准控制点,采用精密水准仪,往返复测,前后视距尽量等长,以确保精度,若实测高差平均值与给定高差值之差小于±4时(n为实测站数),或±20(l为测线长度,KM为单位),即所给水准点符合要求。2、水准点控制网的测设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面工作基点控制网应符合下表规定:表4-1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边长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二级≤1/1500015″5、沉降观测方法和一般规定二级水准测量的观测方式应符合表5-1的规定:表5-1二级水准测量观测方式..级别高程控制测量、工作基点联测级首次沉降观测其他各次沉降

7、观测DS05、DSZ05型DS1、DSZ1型DS3、DSZ3型DS05、DSZ05型DS1、DSZ1型DS3、DSZ3型二级往返测或单程双测站往返测或单程双测站—单程观测单程双测站1、沉降观测周期建筑变形测量应按确定的观测周期与总次数进行观测,变形观测周期的确定应以能系统地反映所测建筑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并综合考虑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变形特征、观测精度要求及外界因素影响情况。1)沉降观测周期:根据相关文件、《建筑物沉降、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DGJ32/TJ8-2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