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2016届初三下化学《入学测试题》及答案.docx

成都七中2016届初三下化学《入学测试题》及答案.docx

ID:48942901

大小:406.7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2-25

成都七中2016届初三下化学《入学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成都七中2016届初三下化学《入学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成都七中2016届初三下化学《入学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成都七中2016届初三下化学《入学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成都七中2016届初三下化学《入学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成都七中2016届初三下化学《入学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成都七中2016届初三下化学《入学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成都七中2016届初三下化学《入学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资源描述:

《成都七中2016届初三下化学《入学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班级姓名学号初2016届初三化学下期入学适应性检测题命题、审题:七中育才化学组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K—39Cl—35.5Ca-40注意: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答案请填涂在机读卡,第Ⅱ卷(非选择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石油加工分馏B.石灰浆抹墙C.木炭还原氧化铜D.铁生锈2.以下生产、生活中的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

2、是()A.开发使用新能源B.工业废水处理之后再排放C.秸秆回收利用,不露天焚烧D.火力发电厂将废气高空排放3.下列符号表示两个分子的是()A.2HB.2H2C.2H+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D.氮气的化学式为N25.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B.金属通常导电性、导热性都很好C.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D.铝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使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88.为比较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由此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A>C>BB.A>B>CC.C>A>BD.B>C>A9.果糖大量存在于水果中,其分子的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果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果糖由果糖分子构成C.果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1D.1个果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10.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Fe>Cu>Ag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Cu+FeSO4==Fe+CuSO4可以发生B.反应Fe+2AgNO3==2Ag+Fe(NO3)2可以发生C.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4、,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D.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11.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判断该化合物组成说法正确的()A.只含有碳、氢元素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无法确定12.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可燃物813.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用酚酞试液鉴别蒸馏水和氨水B.用水鉴别石灰石(CaCO3)和生石灰(CaO)C.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D.用燃着的木条鉴

5、别二氧化碳和氮气14.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向一定质量的MnO2中不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C.分别向5g块状碳酸钙(甲)和5g粉末状碳酸钙(乙)滴加等质量的同种稀盐酸,直至盐酸过量D.等质量的金属a、b和足量稀盐酸反应,a的活动性明显强于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填空与简答(本题共2小题,合计16分)15.(8分)(1)(4分)自来水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生活饮用水,下表是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部分内容。项目标准感官指标无异味、异臭等化学指标pH6.5-8.5,铜<1.0mg•L-1,氟化物<1

6、.0mg•L-1,游离氯≥0.3mg•L-1等①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性质(填“物理”或“化学”).②自来水中的游离氯即单质氯气,氯气的化学式为,其作用是。游离氯有少量可转变成氯离子,氯离子的符号是。(2)(4分)根据下列图文回答问题:8①青铜剑属于(填“纯金属”或“合金”)。②高钙豆奶粉的“钙”指的是(填“元素”、“原子”或“分子”)。③C60分子是由构成的。④干冰可用于(填一例)。16.(8分)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1)从微观角度(以下图所示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例)①微观上,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填“分子”或者“原

7、子”)。②参加反应的A2和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从反应类型角度(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生成二氧化碳为例)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有(填写一种即可)。②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置换反应有(写化学方程式)。(3)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用下列实验中涉及的能量变化为例)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CaO)会引起试管内的白磷燃烧(如图),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所起的作用是。②在煤炉中会发生一个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计算(本题共1小题,合计9分)17.(9分)实验室可分别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上述三个实验

8、或反应中都会出现二氧化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