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山水田园诗.doc

宋代山水田园诗.doc

ID:48957586

大小:3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宋代山水田园诗.doc_第1页
宋代山水田园诗.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宋代山水田园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宋代山水田园诗词赏析教学目的:了解唐代常见的山水田园诗的意境及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古代诗歌思想感情的分析方法及答案组成教学过程:活动一:自主研习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

2、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到了盛唐时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有三:一是将山水与田园二者结合得更紧密了。二是形神兼备,物我契合。三是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寄托了高尚情操和身世之感。盛唐诗人继承了前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成就而又有新的发展,其笔下景物不仅具化工肖物之妙,又能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田园之趣味、山水之精

3、神,在山川风物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即景会心,浑然天成。(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活动二:合作赏析2012年福建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注】①玉花:喻雪花。(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

4、谈。(3分)2012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8.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9.“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游月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

5、约重陪。(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分)[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2分)活动三:课堂总结1、山水田园诗的表现手法:①描写景物的角度:高低、远近、明暗、俯仰、绘形、绘声、绘色。②描写景物的技巧:动静结

6、合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点面结合  虚实相生(化虚为实)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拟人  比喻夸张  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或物)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或恬淡宁谧,或清新淡雅,或明丽绚烂,或雄浑壮丽,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或是热爱自然钟情于山水,或是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的情怀,或是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是复返自然后的一种宁静闲适的

7、生活情趣等。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活动六:检测反馈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琅琊溪①[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水流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2

8、、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参考答案】解:实写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析: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