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的灯笼火把.doc

满山的灯笼火把.doc

ID:48981376

大小:1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6

满山的灯笼火把.doc_第1页
满山的灯笼火把.doc_第2页
满山的灯笼火把.doc_第3页
满山的灯笼火把.doc_第4页
满山的灯笼火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满山的灯笼火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满山的灯笼火把》说课稿关键字:四年级,语文,教案一、说教材:1.《满山的灯笼火把》这篇课文选自S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中的一个成长故事,故事记叙了作者住在农村的外婆家时,一天在风雨中坠入田边的土井后,经过挣扎和等待后,最后被乡村人们救起的感人故事。文章褒扬了作者遇事善于动脑思考及勇敢的品质,说明了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别人无私的帮助。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是一篇优秀的记事文章。2.依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我将

2、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从中获得成长的启示。(3)学习作者遇事善于动脑思考,勇敢、坚强的品质,领悟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思想感情。3.根据课文的内容,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重点内容,从中得到成长的启示。4.根据我班级学生的实际特点,教学难点为:使学生明白人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亲人和朋友的帮助。二、说教法新课标指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为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我将选用以下教法:1.引导法。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我用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自

3、主地理解课文,期望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朗读法。新的语文学习理念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过分讲解代替学生的朗读实践,因此我将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从而真正地实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的目的。3.创设情境法。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但是由于学生阅历有限,他们不能够很好地感知到课文中描写的情景,所以对课文的理解也不会很透彻,那么我就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创设情境,例如看图片、角色转换等等,争取以最大的限度让孩子们感受到当时的情景。三、

4、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我将对以下学法进行指导:1.探索法。由于我是用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因此学生需要不断地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么这样就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2.朗读法。新课标指出,语感是语文素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朗读就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课堂上学生会采用多种朗读方法进行充分朗读,如自由读、默读、齐读等等,从而促进形成他们的语感。3.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我会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学习,期望培养他们的团结精神和协作、探究能力。四、说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

5、园)(一)复习导入,引出新知。我将问学生上节课的内容,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这样,学会很快地将两堂课的内容系起来,并且以较快的速度投入到本课学习中去,这样的导入虽然简单,但是十分有效。(二)创设情境,抓住主线。新的语文学习理念要求我们,课文不应该逐句逐段地讲,应该抓住一个主要的线索,贯穿全篇课文来理解。所以我首先配乐有感情朗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到底作者想通过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关于成长的什么道理?那么这样即创设了情境,又抓住了文章的线索和重难点。对于学生们的回答,因为那是他们的独特体验,所以只要言之有理,我都会给与肯定。

6、(三)研读课文,感悟理解文中共描写了两个重要的场景即分成两部分:一是描写小作者落入井后的表现;二是描写乡亲们持着火把找小作者的景象。1.文中的第一部分内容,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我让学生默读课文1、2自然段,并画出描写“我”的句子,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读后就会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小作者是个懂事的孩子。然后我会接着学生的话询问:就是这样懂事的孩子,却一不小心掉入了井中,那么当时的天气和环境是怎么样的?孩子们就会找出描写天气的词语。为了加深孩子们对恶劣天气的认识,我再让孩子们看关于暴风雨的图片,孩子们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

7、者掉入井中的心情了,从而理解到作者的哭喊和挣扎行为,而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了。接着,我会做一个假设,假设你是小作者,在挣扎后没有任何效果,反而又往下陷了一点,你又会是什么样子?学生回答后我顺势让大家自由读课文的3,4,5自然段,看看小作者是怎样做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样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与自身的对比中感受到小作者的优秀品质,这样的感受更真实,更深刻。学生读完课文就会说出他们的理解,在他们的回答中,我要抓住重点词语“坚持”来让学生体悟重点句子的含义,并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检验对课文的理解,从而达到朗读的目的:读中体会、读中感悟。学

8、生读完之后,我要和孩子们做一个小结,我问学生们:这就是文中的小作者,他的行为和你们的表现一点也不一样,那么从中你们可以看出小作者身上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呢?相信学生就会说出小作者的勇敢、坚强、冷静、善于动脑筋等优秀品质了。[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最后我要进行一个小小的拓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