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谱解析练习题.doc

波谱解析练习题.doc

ID:48983961

大小:1.16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2-26

波谱解析练习题.doc_第1页
波谱解析练习题.doc_第2页
波谱解析练习题.doc_第3页
波谱解析练习题.doc_第4页
波谱解析练习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波谱解析练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某化合物在紫外光区204nm处有一弱吸收,在红外光谱中有如下吸收峰:3300-2500 cm-1(宽峰),1710cm-1,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 )A、醛 B、酮 C、羧酸   D、烯烃2.核磁共振波谱解析分子结构的主要参数是   ( )A、质荷比   B、波数 C、化学位移   D、保留值3.某有机物C8H8的不饱和度为()A、 4     B、  5     C、    6     D、   74.分子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呈带状光谱,其原因是什么( )A、分子中价电子运动的离域性      B、分子中价

2、电子的相互作用C、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伴随着转动能级的跃迁 D、分子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能级的跃迁5. 预测H2O分子的基本振动数为:   ( )A、4    B、3   C、2       D、16.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max值最大的是( )A、B、C、D、7.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出现 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  (A)诱导效应  (B)共轭效应  (C)费米共振  (D)空间位阻8.Cl2分子在红外光谱图上基频吸收峰的数目    A0       B1        C

3、2       D39.红外光谱法,试样状态可以           A气体状态       B固体状态 C固体,液体状态     D气体,液体,固体状态都可以10.下面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波谱(氢谱)中出现单峰的是:  A.CH3CH2Cl   B.CH3CH2OH  C.CH3CH3 D.CH3CH(CH3)2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可以在近紫外光区产生吸收的电子跃迁类型有:、等。2、在红外光谱中,决定吸收峰强度的两个主要因素是:、。3、在红外光谱中,特征谱带区的范围是:cm-1。4、氢谱中吸收峰所在的位置关键取

4、决于的大小。5、氢谱中吸收峰的面积常用高度来表示,它与吸收峰所代表的成正比。6、奇电子离子用符号表示,而偶电子离子用符号表示。当奇电子离子含偶数氮或不含氮时,其质量数为。7、简述氮规则:。8、在核磁共振中,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有:、、等。得分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评卷人1.丙酮分子中能发生哪几种电子跃迁,分别位于什么波长位置?2.红外光谱产生的几个条件是什么,并说明为什么化合物的实际红外谱图中吸收峰数少于理论数?3.核磁共振产生要满足那些条件?4.质谱中怎样判断分子离子峰?5.某酮类化合物,当溶于极性溶剂中(如乙醇

5、中)时,溶剂对n→π*跃迁及π→π*跃迁有何影响?用能级图表示。得分五、推断题(20分)评卷人1、邻甲基苯甲酸甲酯的质谱图如下,请解释其主要裂解过程。(5分)2、计算下述化合物的入max。(5分)。3、某未知物的分子式为C9H10O2,紫外光谱数据表明:该物λmax在264、262、257、252nm(εmax101、158、147、194、153);红外、核磁、质谱数据如图5-1,图5-2,图5-3所示,试推断其结构。(10分)未知物C9H10O2的红外光谱图化合物C9H10O2的核磁共振谱化合物C9H10O2的质谱图1.

6、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 )A、吸收峰的强度             B、吸收峰的数目C、吸收峰的位置             D、吸收峰的形状2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      ( )A、紫外光能量大       B、波长短C、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D、电子能级差大3.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 )A、σ→σ﹡     B、π→π﹡  C、n→σ﹡        D、n→π﹡4.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

7、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        ( )A、水         B、甲醇         C、乙醇            D、正已烷5.CH3-CH3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    ( )A、νC-C       B、νC-H     C、δasCH     D、δsCH6.苯环上哪种取代基存在时,其芳环质子化学位移值最大    ( )A、–CH2CH3   B、–OCH3      C、–CH=CH2            D、-CHO7.质子的化学位移有如下顺序:苯(7.27)>乙烯(5.25)>乙炔(1.80)>乙

8、烷(0.80),其原因为:         ( )A.导效应所致      B.杂化效应和各向异性效应协同作用的结果   C.各向异性效应所致   D.杂化效应所致8.在质谱仪中当收集正离子的狭缝位置和加速电压固定时,若逐渐增加磁场强度H,对具有不同质荷比的正离子,其通过狭缝的顺序如何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