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航海家.doc

伟大的航海家.doc

ID:48987124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伟大的航海家.doc_第1页
伟大的航海家.doc_第2页
伟大的航海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伟大的航海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与郑和教学目标:学会并掌握较为系统的比较历史学习法,并在比较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教学过程(片断):师:公元十五世纪是人类认识和挑战蓝色海洋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郑和与哥伦布是分别代表着东西方两个不同文明体系的伟大航海家,在相距70年的时间里,他们先后从东西半球扬起远洋风帆,分别给远方异国带去礼物与剑。设想一下,假如哥伦布与郑和都想摘取“最伟大航海家”的桂冠,你会赞同哪一方?生1:当然是郑和伟大,他的船队多么庞大啊!生2:郑和比哥伦布航海要早半个多世纪呢!生3:我看还是哥伦布伟大,他可发现了新大陆呀!师:看来同学各有各的看法。为

2、了给自己找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我们不妨把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做一系统比较,或许你还会有新的发现。师:那么我们如何去比较?(学生议论,师生共同总结“比较程序三步曲”:第一步:拟订比较提纲,明确比较的目的和对象;确定比较要点,根据任务确定将比较对象分解为可进行比较的要素;确定比较次序。第二步:按照提纲进行比较。第三步:从比较中得出结论。)师:你认为比较的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生4:我认为是确定比较要点,分解可进行比较的要素师:对。这些要素其实就是组成这事件的基本要素。想一想,哥伦布与郑和的航海活动比较能分解出哪些可比较的要素?(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

3、与其中,师生共同归纳比较要素。要素内容略)(学生按照提纲及要素比较、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意见不一的问题,教师给以适当点拨、讲解。)师:经过刚才的比较,大致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生5:这两个事件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发生在15世纪的洲际航海活动;其不同点在于:两者的目的、航海规模和影响各不相同。师:仔细品味他们的不同,你们认为谁可以摘去最伟大航海家的桂冠?生6: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开辟了新航路,真正意义的世界由此开始。他航海活动的世界影响比郑和大,最伟大的航海家他当之无愧。生7:从影响来看是这样,但从时间、规模来看,我认为郑和要比哥伦布伟大

4、。师:其他同学也这样认为吗?(学生点头)师:有句诗说的好“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也就会不一样。老师并不求大家得出统一的结论,同学们能够掌握比较的方法和多角度分析认识问题的方法才是最主要的。生8:老师我听说最近又有新说法,郑和是到达美洲第一人,发现美洲郑和比哥伦布的功劳要大的多。生9:据说还有航海图为证。生10:那么大的船队,技术又那么先进,说不定真有可能去过美洲呢。(鉴于他新奇的观点引起不小震动,教师趁此机会把学习进程从分组讨论阶段引领到各组综合讨论和全班小结阶段。)师:我们的历史知识不仅仅来源于教材、课堂,还应象这位同学一样

5、善于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并大胆质疑,勇于向一些既定的结论挑战。(教师征询其他同学所掌握的相关信息后,进行补充)师:刚才我们班级这名同学所提出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这一观点,是在去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所披露出的最出风头推断,它是一位很有威望的英国退休海军军官孟席斯在3年前根据自己的多年航海经验和考据得出的大胆猜想。历史上有许多阴差阳错的事情发生,郑和的航海资料不幸佚失,却留给了我们更大的遐想空间,他也许真的到过美洲;哥伦布一心想到亚洲,找到印度和中国,但由于计算失误,却发现了当时还误以为是印度的美洲新大陆。师:同学们不妨试着大胆猜想,

6、假如郑和真的到达了美洲,哥伦布真的到达了亚洲,那他们作为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代表,对待异族的态度和行为会有哪些不同?历史的演进是否也会有所不同?师:请你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设想和展示一下: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VS郑和。图表、板报、小论文、小故事、小电影剧本……表现形式不限。案例评析:本案例是初三年级第一节活动课。如何使初三年级的活动课上的有生机、有活力、有体验、有质量,实现教学目标,许多老师做了有益的尝试。本课例也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表现在: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活动组题。本节课教师的教学目的非常明确,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与活动,使学生学会并掌握较为系统的比

7、较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学习法,并在比较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围绕这一目标,教师在确定本课活动主题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活动主题的确立非常有创意。教师没有拘泥于教科书中提供的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从初三学生的实际出发,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后,将活动主题确定为“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与郑和”。这既可以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满足并发展学生对两个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深入了解、探究的兴趣,又可以借助活动的展开帮助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并掌握比较问题的方法。比较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历史教学中,比较的基本功能是识

8、同和辨异,它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的、十分有用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一般来说,教师在采用比较法进行历史教学应当注意主要问题有:在进行常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