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doc

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doc

ID:48987813

大小:1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6

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doc_第1页
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doc_第2页
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doc_第3页
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doc_第4页
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川省遂宁市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本题共30分.1.下列哪项不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C )A.氢B.氨C.氧D.甲烷2.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在( C )A.原始大气B.现代大气C.原始海洋D.现代海洋3.首先在实验室里模拟大气成分,利用火花放电,形成简单有机物的科学家是( B )A.达尔文B.米勒C.巴斯德D.奥巴林4.生物进化过程中最直接可靠的证据是( B )A.地层B.化石C.火山D.喷发岩浆5.马的脚趾数由四趾逐渐演化成单趾,造成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C )A.马常用中趾而不用其他趾B.

2、人类育种C.自然选择D.古代马与别种动物交配产生新种6.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在有毒农药的长期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B.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7.下列关于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中不正确的是( B )A.人工选择速度较快B.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促进生物进化C.自然选择进行十分缓慢D.自然选择是各种环境起作8.在古生物学的研究中,发现进化中间过度类型的动

3、物化石是( C )A.三叶虫B.恐龙C.始祖鸟D.始祖马9.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B )A.拉玛古猿B.森林古猿C.南方古猿D.类人猿10.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D )A.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B.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C.产生了语言D.四肢行走转为双足行走11.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最高单位分别是( B )A.属和界B.种和界C.界和种D.纲和界12.林耐的双命名规定一种生物的学名组成依次是( B )A.种名和属名B.属名和种名C.界名和种名D.种名和界名13.松树与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D )A.松树的果

4、实内有种子B.松树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保护着C.松树比较高大D.松树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14.在生殖过程中,具有双受精现象的植物是( B )A.蕨类植物B.被子植物C.种子植物D.裸子植物15.下列动物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 C )A.原生动物B.腔肠动物C.节肢动物D.棘皮动物16.以下哪些动物身体上有鳞片( A )(1)鱼类 (2)两栖类 (3)爬行类 (4)鸟类.A.(1)及(3)B.(1)、(2)及(3)C.(1)、(3)及(4)D.(1)、(2)、(3)及(4)17.在以下叙述中,可以将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相区别的是( B )A.能够使人或动、

5、植物患病B.没有细胞核C.只能在寄主细胞内繁殖D.个体十分微小18.下列微生物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是( B )A.青霉B.大肠杆菌C.平菇D.根霉19.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A )A.蜘蛛B.瓢虫C.家蚕D.蚂蚁20.某学生在野外检视四株植物P、Q、R 和S,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1a  有叶       21b  没有叶     P2a  有球果     Q2b  没有球果   33a  有花粉     R3b  没有花粉   S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马铃薯.它是哪一株( C )A.PB.QC.RD.S21.下列可以看成一个

6、生态系统的是( C )A.一座山上的所有生物B.黄河中的鲤鱼C.一个池塘D.一块农田里的所有非生物2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做( A )A.生物圈B.大气圈C.水圈D.岩石圈23.下列分别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一组是( B )A.阳光和水稻B.蘑菇和人C.桑和家蚕D.小麦和真菌24.下列是分解者的是( D )A.草和树B.牛和羊C.鱼和虾D.蘑菇和蚯蚓25.农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是比较脆弱的,其原因是农田生态系统的( B )①生态平衡稳定性强    ②生态系统组成单一    ③生态系统结构复杂    ④生态平衡稳定性差  ⑤动植物种类繁多   

7、   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A.①②③B.②④⑥C.③⑤⑥D.①⑤⑥26.科学家发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从1959年的315ppm转变至2000年的370ppm.下列哪项可能是导致这改变的原因( B )A.野生生物的灭绝B.植被遭受破坏C.臭氧层的损坏D.全球气温增高27.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中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 C )A.食物中的碳B.有机物中的碳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土壤中的碳28.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D )A.保护生物多样性B.植树造林C.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D

8、.大量使用农药、化肥29.地球人口激增,下列哪些现象可能会发生( D )(1)空气清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