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教学设计.doc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doc

ID:48994962

大小:4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夸父逐日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2、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三、教学用具:多媒体、黑板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读写结合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自

2、助修改一.导入新课:1、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灿烂夺目的瑰宝。你听说过哪能些神话故事呢?2、播放《夸父逐日》动画,学生根据内容复述。二.整体感悟(品读神话)(导语: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短文《夸父逐日》)1、听录音朗读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勾画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逐走:竞跑,赛跑。欲得饮:想喝水。饮于河:于河饮。到;黄河。北:向北。3、学生自由翻译文言文。三.问题探讨再读课文,并思考:1、《夸父逐日》这篇短文写了什么内容?1、学生听老师提问,自主发言。2、学生观看,准备复述。1、学生听录音

3、,注意字音和节奏。2、学生朗读、勾画、质疑、师生共同解决。3、学生自主翻译。1、学生口头描述。2、温故知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把握课文内容。32、你喜欢夸父这个人物吗?(喜欢,不喜欢),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喜欢:勇敢追求、不怕牺牲、甘为人类造福。不喜欢:太笨、自不量力3、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明确: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

4、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四、正面引导,把握文章主题。1、讲解:神话是运用夸张和想像,反映远古时代人们对大自然的原始理解,往往表达古代人民探索和征服大自然的理想。小结:本文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不怕牺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2、成语:“夸父逐日”意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3、比一比,看谁最先背诵这篇文言文。五.拓展训练激活思维。1、朗读余光中的诗。夸父余光中为什么要苦苦去

5、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也不必吸大泽与长河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埋没在紫蔼的冷烬----何不回身挥杖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 既然是追不上,就撞上2、四人讨论,谈谈读后的感受。学生分为两个组,一部分讨论说出喜欢的原因,一部分讨论说出不喜欢的原因。3、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1、学生听,听老师的引导,思考并理解做做相关的笔记。2、学生根据故事理解成语的意思。3、学生背诵。1、学生读余光中的这首诗,准备讨论谈谈感受。叙

6、述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了解夸父这一人物形象。了解神话意义,把握文章主题。学会遇到困难,善于换一个角度进行思考。3(他引领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所谓“追不上”,也并意味着失败。面对人生的困境,不要一味的勇往直前,要珍爱生命,冷静理性地思考后,“当山穷水尽疑无路”时,一定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出现。)3、拓展思维训练:①.《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听说过的嘛!他们移山,还不如怎样?②一位商人买了一辆汽车,其车牌号为“16444”,朋友看了说不吉利。因为谐音为“一路死死死”!他却说非常吉利。

7、他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为什么?③.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练习。烈日下,沙漠中,两个疲惫的旅行者取出唯一的水壶摇了摇。一个旅行者说:“哎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个旅行者却高兴地说:“。”A、另一旅行者会说些什么呢?B、两个旅行者面对半壶水,一个看到了   ;另外一个看到   。六.布置作业。完成相应的练习册。2、学生讨论,理解其中的做法。3、学生根据题型,思考这三个题,做出相应的回答。学生完成作业。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培养探索创新能力。巩固课堂内容。板书设计:夸父 逐 日————有

8、宏大志向       敢于追求不怕牺牲造福人类教学反思: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