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doc

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doc

ID:48996540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doc_第1页
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1.1尝试与学生做朋友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施加教育的基础和有力手段,教师只有在同学生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后才能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当今的教育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应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做到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感情、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人。 1.2给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 构筑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摆脱居高临下的姿态,给学生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学习氛围,带着爱之深、责之切的心理去进行说教、指正,要善于倾听,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给学

2、生平等对话的机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1.3讲究民主平等的教育作风 鼓励学生说“不”,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鼓励学生提出尖锐的问题,对学生提出问题多一点理解和宽容,从爱出发,了解学生真实的感情需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要讲究民主平等的教育作风,平等不仅表现为班主任对待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而且表现为平等的师生关系。平时评价学生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对尖子生采取表扬中的批评,让他们明白自己虽有成绩,但还有不足,要追求全面发展,需要不断努力,同时培

3、养他们抗挫折能力,做到百折不曲;对于“问题生”则实行批评中有表扬,差生易犯错误,犯了错误不批评不行,这是原则,但要有度,不能陈年老帐一起算,也不能痛打落水狗,要让他在接受老师批评时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期望,找出他的闪光点,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和改正错误的决心。 二、关注心灵,增进情感,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2.1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树立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学生在一个班级里,总会有优生、中等生、后进生。而由于中等生、后进生在班级中的种种表现欠佳而影响集体,作为人的正常心理,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

4、甚至歧视。把他们定义为“问题生”这样的结果是差生更差,更为甚者还会影响优生,甚至整个班集体,因此加强对后进生的管理和教育,是一个班级的常规工作,也是老师感到非常棘手的核心工作。 2.2帮助学生自我解剖,正确地看待自己 作为老师,应该一视同仁地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帮助他们自我解剖,正确地看待自己。以赏识的眼光去观察他们,常常赞扬、多微笑、多关心、多问候,为他们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老师真诚的企盼,从而奋发向上,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三、用欣赏、表扬培养学生自主自律精神 3.1善于发现中等生、后进生的闪光点,关怀、鼓励、表

5、扬 古人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人总会犯错,总会有不足,何况中差生,学习道路坎坷不平,荆棘遍布,能够顺利走完这条路的人毕竟是少数,我觉得我们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要善于发现中等生、后进生的闪光点,要用放大镜去寻找。其实,每位后进生都有很多可爱之处。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是这样看待中等生、后进生:他们每天上学,即使把中文听成日文,却还能坚持在椅子上一坐一天,这是何等的毅力?他们考试屡考屡败,这是何等顽强的抗挫能力?他们如此艰难却很少有人理解,同情,还受到批评指责。即使这样,学生吃过饭后,背上书包,还能一步步朝着这个自己从来没有成功,还不断

6、有人讽刺挖苦的教室走来。见了老师,还憨厚笑笑,这是何等开阔的胸怀,他们有了这些经历,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失败和挫折面前,没有过不去的坎。我想,我们老师能理解这一点,就应多给中等生、后进生一些关怀、希望、鼓励甚至表扬。   3.2让学生在老师的欣赏中愉快地接受教育,自觉地改进,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 哲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而学生更是如此。”人们总是喜欢褒奖不断增加,批评不断减少。任何人做事都希望得到人的赞赏,所以老师不要吝惜对任何一个学生的赞扬和肯定,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养料,要

7、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要多使用表扬的武器,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赞赏,努力让我们的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这些中差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逐渐增加学习兴趣,严格要求组织纪律,并鼓励他再接再厉,差生的表现易出现反复,老师要有耐心、恒心。这样,让学生在老师的欣赏中愉快地接受教育,自觉地改进,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 总之,作为教师必须善于抓住每个有利时机,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倾听学生心灵的声音,捕捉其瞬间的心理变化,善于运用心理战术。以心育人,努力探索心育途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让学

8、生深刻地感受到教师时刻在关心着他们,在爱着他们。这样才能增进师生情感的交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成功的奥妙。(转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