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论文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doc

数控车床论文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doc

ID:48996747

大小:247.7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2-26

数控车床论文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doc_第1页
数控车床论文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doc_第2页
数控车床论文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doc_第3页
数控车床论文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doc_第4页
数控车床论文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控车床论文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数控车床论文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    摘要:针对影响加工薄壁零件精度不高等因素,分析了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薄壁零件 加工 精度        1前言        薄壁零件已日益广泛地应用在各工业部门,因为它具有重量轻,节约材料,结构紧凑等特点。但薄壁零件的加工是车削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原因是薄壁零件刚性差,强度弱,在加工中极容易变形,使零件的形位误差增大,不易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对于批量大的生产,我们可利用数控车床高加工精度及高生产效率

2、的特点,并充分地考虑工艺问题对零件加工质量的影响,为此对工件的装夹、刀具几何参数、程序的编制等方面进行试验,有效地克服薄壁零件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变形,保证了加工精度,为今后更好的加工薄壁零件提供了好的依据及借鉴。        2影响薄壁零件加工精度的因素        (1)易受力变形:因工件壁薄,在夹紧力的作用下        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形        状精度;(如图1所示)        (2)易受热变形:因工件较薄,切削热会引起工件热变形,使工件尺寸难于控制;  

3、      (3)易振动变形:在切削力(特别是径向切削力)        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振动和变形,影响工件的        尺寸精度、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图1        3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        图2所示的薄壁零件,是我校用数控车床对外加工产品中难度较大的零件,为了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我们从工件的装夹、刀具几何参数、程序的编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实践证明,有效提高了零件的精度,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图 2        3.1分析工件特点

4、        从零件图样要求及材料来看,加工此零件的难度主要有两点:        (1)主要因为是薄壁零件,螺纹部分厚度仅有4mm,材料为45号钢,批量较大,既要考虑如何保证工件在加工时的定位精度,又要考虑装夹方便、可靠,而我们通常都是用三爪卡盘夹持外圆或撑内孔的装夹方法来加工,但此零件较薄,车削受力点与加紧力作用点相对较远,还需车削M24螺纹,受力很大,刚性不足,容易引起晃动,因此要充分考虑如何装夹定位的问题。        (2)螺纹加工部分厚度只有4mm,而且精度要求较高。        

5、目前广州数控系统GSK980T螺纹编程指令有G32、G92、G76.G32是简单螺纹切削,显然不适合;G92螺纹切削循环采用直进式进刀方式,如图3所示,刀具两侧刃同时切削工件,切削力较大,而且排削困难,因此在切削时,两切削刃容易磨损。在切削螺距较大的螺纹时,由于切削深度较大,刀刃磨损较快,从而造成螺纹中径产生误差。但由于其加工的牙形精度较高;G76螺纹切削循环采用斜进式进刀方式,如图4所示,单侧刀刃切削工件,刀刃容易损伤和磨损,但加工的螺纹面不直,刀尖角发生变化,而造成牙形精度较差。        

6、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只简单利用一个指令进行车削螺纹是不够完善的,采用G92、G76混用进行编程,即先用G76进行螺纹粗加工,再用G92进精加工,在薄壁螺纹加工中,将有两大优点:一方面可以避免因切削量大而产生薄壁变形,另一方面能够保证螺纹加工工的精度。        图3 G92直进式加工        图4 G76斜进式加工        3.2优化夹具设计        由于工件较薄,刚性较差,如果采用常规方法装夹工件及切削加工,将会受到轴向切削力和热变形的影响,工件会出现弯曲变形,很难达到技术要

7、求。因此,需要设计出一套适合上面零件的专用夹具,如图5所示。        图5        对夹具结构说明:        (1)件1为夹具主体,材料为45号钢,左端被夹持直径为80mm,可用来夹持工件的内孔直径范围为20-30mm;        (2)件2为拉杆,材料为45号钢,直径为21毫米,刚好与薄片工件上的Φ21孔对应配合,使工件在夹具中定位及传递切削力;        (3)件3为已加工完左端面和内孔的工件,装夹的时候注意工件与夹具体1的轴向夹紧配合。        (4)小沟槽的作

8、用:在工件调头装夹后,为方便控制总长而设计,尺寸为5*2mm.        3.3合理选择刀具        (1)内镗孔刀采用机夹刀,缩短换刀时间,无需刃磨刀具,具有较好的刚性,能减少振动变形和防止产生振纹;        (2)外圆粗、精车均选用硬质合金90°车刀;        (3)螺纹刀选用机夹刀,刀尖角度标准,磨损时易于更换。        3.4分析工艺过程        3.4.1加工步骤        (1)装夹毛坯15mm长,平端面至加工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