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教育创新的支点.doc

寻找教育创新的支点.doc

ID:49009804

大小:81.53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2-27

寻找教育创新的支点.doc_第1页
寻找教育创新的支点.doc_第2页
寻找教育创新的支点.doc_第3页
寻找教育创新的支点.doc_第4页
寻找教育创新的支点.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寻找教育创新的支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寻找教育创新的支点  走近望蓉,初始你会觉得她相貌平常,态度和蔼,一位普通教师的形象。但是,从她那利落的短发中,大方得体的衣着上,你会强烈地感受到她的现代气息和精干作风。而她那成串的妙语、风趣幽默的语言,又让你领略到她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难怪熟悉和不熟悉她的人,往往都会被她爽朗的笑声所感染,都愿意和她交朋友。    我们的采访就在她涟涟微笑中荡漾开来:七年班主任经历,八年教导主任锻炼,一年区教育督导员培养,三年副校长磨砺,一次次人生角色的转变,她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并最终走到了教育管理的前沿。而伴随她不断进取、永远追求的动力则是蕴积在她心中独

2、到的教育管理理念和不竭的创新意识,并为之不懈地寻找着支点和喷口……      “长大后当老师赚钱给你买新衣服”    1981年7月,19岁的望蓉从宜昌市师范学校毕业了,等待她的是一次人生的决择。面对着父母的劝说和已经找好的工作,面对小学教师这个既无财富又无地位的职业,她心中也闪过一丝犹豫:这孩子王当还是不当呢?当她摇摆不定的时候,从小把她带大的奶奶对她说起了一件藏在心底的往事:    那是在望蓉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不知什么触动了幼小孩子的心灵,她突然对奶奶说:“奶奶,等我长大了当老师赚钱,给你买新衣服穿买好东西吃。”奶奶听了非常高兴,逢人便说她蓉儿的稚语和孝心,并为

3、此久久地感到莫名的欣慰和骄傲。以至于多少年过去了,老奶奶还清楚地描述着她的蓉儿当时稚气认真的神情。就是这位纯朴的没有多少文化的老奶奶,怀着一颗对知识执着的向往之心,帮望蓉选择了一个毕生的事业。    望蓉就是这样,怀着儿时的梦想,满载着老奶奶的期望,心中铭记着自己无忌童言的承诺,走进了宜昌市北正街小学,从此就与教育与孩子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少作业,多活动”    80年代初,恢复高考不久的教育界百废待兴。多年都没有年轻教师分来的小学用她的热情来欢迎和拥抱年青的望蓉。孩子们也以惊喜的目光欢迎漂亮的小老师。面对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她这个新上任的年轻班主任

4、和数学任课教师,就把自己满腔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将旺盛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孩子们身上。她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努力地将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然而她很快产生了困惑:现实的教育与书本中的教育理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为当时,分数是唯一评价学生和教师优劣的标准,所以几乎所有的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大搞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无休止的填灌和“狂轰滥炸”。虽然一时应付考试有些成效,但是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却严重地伤害了学生,使学生变成了学习的奴隶,变成了做练习的机器,变成了没有什么特长和爱好的“小老头”,变成了毫无灵气、没有学习乐趣和创造思维的庸才。    她非常痛心,决定在自己

5、带的班上改变这种现象,把孩子们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她常常以不布置家庭作业为“代价”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当堂完成,充分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放学后放心活动大胆玩耍。然而这种尝试,立即就遭到了家长们的反对,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练习做少了,成绩会落后于别班的学生。他们找校长反映,找望蓉交换意见,他们对这位年轻的老师投了不信任票。    面对着压力和非议,望蓉彷徨过,也曾打算放弃,但是她想到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多种能力。因此,她坚定信念,继续实验。她努力搞活课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双

6、边活动非常活跃,学生在课常上就消化了授课内容,渐渐地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望蓉的数学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她本人也因此在市、区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中多次获一等奖。    望蓉这种“不教而教”的方法应验了中国古代一种辩证哲学思想:“少则得,多则感”,“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这次成功给了她极大的启示,并为她今后坚持探索、不断进取打下了基础。     “每个学生都是百分之百”    作为班主任,她不愿放弃每一个学生,因为她深深懂得“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来说,对学生的父母来说,从整个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来说,每个学生都是百分之百。不允许老师对学生

7、有任何不负责的行为,不允许老师对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有任何侵害,老师应集社会责任感与人间美好情感于一身”。基于此她从不简单粗暴地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总是耐心地把握最佳教育时机,及时转化矛盾和冲突,采取“冷处理”、“空白”、“迂回”等独特方法,往往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对待“后进生”,性格特别的学生,她则实施爱心教育、赏识教育、快乐教育,努力动情明理,导行持恒,做到以心交心,以情换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83年,她带的第二届毕业生何训华,毕业前夕因骨折住院,两个月后要参加补考,否则不能毕业。那时望蓉在酷暑难耐的7、8两个月中,每周两次从十公里之外的家中赶到学生家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