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家校合育当学鸿雁飞行.doc

教育随笔家校合育当学鸿雁飞行.doc

ID:49010929

大小:53.5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7

教育随笔家校合育当学鸿雁飞行.doc_第1页
教育随笔家校合育当学鸿雁飞行.doc_第2页
教育随笔家校合育当学鸿雁飞行.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育随笔家校合育当学鸿雁飞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育随笔家校合育当学鸿雁飞行    原创:于国进    每当秋天过后,我们都会看到湛蓝的天空中成群南飞的大雁(也称鸿雁),一会V字形,一会一字型形,从不分离、结队而行。从小就奇怪大雁为何总是结队飞行,而不是单独飞行。后来才知道,大雁这样飞行有它的科学道理,也是它们生存的需要。    大雁,是一种群居候鸟。随着季节的变化,大雁每年要进行迁徙,春来秋往,每年有几万里的路程要飞。根据科学研究表明,雁群组队齐飞要比单飞提高22%的速度,V字队形可以增加雁群70%的飞行范围。原来,当飞在前面的“头雁”翅膀在空中扇动时,翅膀尖上就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排在它后面的大雁

2、就可以依次把这股气流传递,从而节省30%以上的体力。但“头雁”因为没有这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可以利用,很容易疲劳,所以在长途迁徒的过程中,雁群需要经常地变换队形,更换“头雁”。当领头雁感觉疲倦无力时,另外的大雁会及时补上,以此轮换,保持飞行的速度。    了解了大雁的结队飞行原因之后,不禁为大雁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头雁的那份责任担当所折服。它们那种“在接受中给予,在给予中接受”的协作互助精神真的令人钦佩。    由此,我联想到当今在孩子教育上的家长和教师、家庭与学校,为何就不能像大雁飞行一样互相支持、互相协助来共同助力孩子成长呢?    教育孩子本应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

3、目标,可是当下,家校关系却并不容乐观。家长和教师因为各自站的角度不一样,于是对对方的要求也就不一样,以至于家校关系没有走出“鸿雁飞行”的团结合作,却走进了“囚徒困境”的尴尬无奈。    “囚徒困境”是指:有甲、乙两名嫌疑犯,但警方还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于是警方分别对两人进行单独审问,并向两人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若一人认罪并指控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若二人都保持沉默,则二人都可以判监1年。若二人互相检举,则二人都可判监8年。按照最有利的方式,当然是二人都选择沉默(也就是合作),可不幸的是,由于互相的猜疑和不信任,两人最终

4、都走入判监8年的困境。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期盼,可是要实现这个期盼,需要知晓教育规律、需要拥有教育智慧、需要尊重学校教师,而不是光心疼孩子、呵护孩子、娇惯孩子就能实现的。目前各方竞争的压力使焦虑几乎成为了当代中国父母的代名词。而由焦虑滋生的敏感让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变得越来越丧失理智。所以一旦孩子在学校出现点问题,老师便成了家长发泄焦虑的靶子。于是家校关系恶化的事例便不断呈现。    可是如果家校双方都有大雁的情怀和担当,在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中,轮流执事,换位思考,互相包容、心神合一,彼此支持陪伴,共同面对各种挑战,就像

5、大雁飞行一样,互相支持、互相给力,那么想想我们的教育效果将会是怎样一番天地?!    所以,我觉得,智慧的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当学鸿雁飞行,用彼此之间的给力来打破家校合育的真空。    内容仅供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