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钢栈桥施工方案.doc

水上钢栈桥施工方案.doc

ID:49016402

大小:3.41 MB

页数:50页

时间:2020-02-27

水上钢栈桥施工方案.doc_第1页
水上钢栈桥施工方案.doc_第2页
水上钢栈桥施工方案.doc_第3页
水上钢栈桥施工方案.doc_第4页
水上钢栈桥施工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上钢栈桥施工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佛山市南海区XX大桥建设工程水中栈桥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4月02日目录一、工程概况11、工程概述12、编制目的13、编制原则14、地质情况25、水文情况46、气象情况5二、编制依据5三、施工总体目标61、质量目标62、安全目标63、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64、文明施工目标65、技术要求6四、钢栈桥施工方案91、施工准备92、施工及质量控制93、施工工艺流程图144、栈桥施工注意事项155、工程质量主要技术措施156、钢栈桥拆除167、栈桥作业安全技术178、钢栈桥及钻孔平台受力计算19五、人员、机械安排计划26

2、1、人员配置262、施工机械设备27六、质量保证措施271、组织措施282、材料质量与机械设备保证措施293、技术措施294、安全措施305、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图31七、安全生产施工措施31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312、安全保证体系的职责落实323、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344、施工现场用电安全355、现场安全施工366、雨季洪期施工措施37八、文明施工要求和措施381、遵循原则382、保证措施39九、应急救援预案40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402、应急措施40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1.1XX大桥位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里水沙涌居委上沙村和大沥镇金峰洲片区

3、,西起里水镇上沙路,向东跨越XX(航道等级Ⅳ级)后与地面道路接顺。本项目道路等级城市支路,设计车速为40Km/h。跨河堤段桥梁桥宽18m,双向4车道,两侧设人行道,河堤外侧引桥桥宽15m,双向4车道,不设人行道,大桥跨越XX,道路红线宽为32m,道路全长约0.66km,其中跨越XX桥长约580m。1.2本项目全线共设1座大桥,4个人行梯道。大桥跨越XX,是控制整个工程工期的重要节点,全桥长562米,桩号范围为K0+146.5~K0+708.5。跨径组合为(4x30m)简支小箱梁+(65+110+6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5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

4、大箱梁+(3x30m)简支小箱梁+(2x30m)简支小箱梁。4座梯道为A、B的跨径布置为9.0m梯道接人行旋转楼梯,梯道C、D的跨径布置为9.5m梯道接人行旋转楼梯,上部结构采用钢筋砼连续梁,支架现浇施工。1.3本桥主墩PM6#、PM7#墩位于水中,为了施工该两个桥墩,拟从东西两岸各修建一条钢栈桥到达桥墩位置,供材料、人员、设备使用;北岸钢栈桥长约45米,南岸钢栈桥长约65米,宽均为6.0m。在PM6#、PM7#墩位处设置钢平台,为下一步的桩基施工提供临时工作平台,每处桩基处设置20mx12m平台,施工平台靠岸边一侧设一处机械施工平台,平台宽6.0

5、m,长12.0m,钢栈桥设计荷载:50t。2、编制目的为加强XX大桥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并对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实际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配套能力及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围绕着确保安全、保证质量、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的目标来编制施工组织方案,科学指导本工程桥梁主墩部位的工程施工。3、编制原则严格遵循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地质资料及国家、部委和佛山市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的规定,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总体考虑,全面协作,合理规划整个工程的施工程序、技术措施,加强各施工工序间的衔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认

6、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政策,在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优质、快速、高效地完成本工程施工。4、地质情况场地位于里水镇上沙路东侧、浔峰洲路西侧,地貌单元为珠江三角洲冲击平原地貌,场地地势较平坦,桥梁起点在里水镇上沙路金沙半岛,终点在浔峰路,地质岩性主要为石炭系炭质灰岩。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显示,桥址区范围地层结构较为复杂,经综合整理,场地内岩土层按其成因类型自上而下分为:1、第四系人工填筑土层(Qml);2、第四系冲积层(Qal);3、第四系残积层(Qel);4、石炭系(C)基岩。分述如下:(一)第四系(Qml)土层1、填土层(Qml)层

7、序号<1>该层在陆上所有钻孔有分布,层厚2.0~4.3m,平均3.06m。黄褐色、灰褐色间灰白色红褐色,松散~稍密,主要由碎石、砖块、砂土、粘性土以及0~20cm混凝土块组成,场地XZKQ13在1.1~4.1m处存在管道,填土时间为近期,直接推填欠压实。2、冲积层(Qal)层序号<2>本层层面起伏,分布不均匀,土性较复杂,从上而下可分为7个亚层,分述如下:(1)粉质粘土层层序号<2-1>此层仅在XZKQ3、XZKQ4两个钻孔有分布,该层顶板标高-1.43~0.1m;顶板埋深3.30~4.90m,平均1.38m;层厚0.90~2.60m,平均厚度1.

8、75m。黄褐色,湿,软塑~可塑,主要为软塑状态,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组成。本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次,实测击数N/为4~5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