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四_教案2.doc

口语交际·习作四_教案2.doc

ID:49031189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7

口语交际·习作四_教案2.doc_第1页
口语交际·习作四_教案2.doc_第2页
口语交际·习作四_教案2.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口语交际·习作四_教案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3.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以及近年国内一些地区旱灾情况统计数据。学生:准备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破坏家园的不良行为、图片等,以备交流。【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这一

2、组,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课文,快速浏览,说说你的感受。(可针对一课,也可针对整个单元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师:那就是珍爱地球,敬畏自然,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小结: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资源,关爱家园,不能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唤起学生对单元课文的整体回忆,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的密切关系]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四”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

3、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2.师生共同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为什么要珍惜资源”和“怎样珍惜资源”。3/3[通过阅读学习提示,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了提高。]三、组内交流讨论(一):“为什么要珍惜资源”1.学生按要求进行准备。可以结合本组教材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2.进行组内交流。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2)将学生收集的资源有限资料用展示台展示交流。(3)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4、(4)教师出示收集的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见资料。(略)(5)开展看后感受交流。[合作学习,资源共享,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学生根据表达需要对资料进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四、组内交流讨论(二):“怎样珍惜资源”1.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2.注意发言规范,集思广益达成一致意见。3.全班交流,评比“环保小能手”(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2)将学生收集的“环保从我做起”精点子进行梳理。①节约每一张纸。②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时,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④节

5、约每一滴水,保护长江水资源不受污染,不往江中扔垃圾。⑤不使用塑料袋,自觉抵制白色污染。……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照讨论意见说说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小能手”的评比,着眼现实,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五、课外延伸请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状况,对于铺张浪费、随意破坏的行为该如何制止?3/3[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将环境保护的大主题,落实到日常行为的小细节中。]【教学反思】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身边的事例,讨论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课外资料的补

6、充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每一次的练习都有较明确的要求,也有利于让学生的口语表达更规范。总之,要上“活”口语交际课,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其次要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进入情境,宛如在生活之中,能自然而然地进行交际;再次要体现互动,要围绕话题精心设计多个回合、多个情境,在多个回合、多个情境中,生与生、师与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口语交流,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互动的交际的过程。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