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游峰的扫路1.doc

15天游峰的扫路1.doc

ID:49047116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7

15天游峰的扫路1.doc_第1页
15天游峰的扫路1.doc_第2页
15天游峰的扫路1.doc_第3页
15天游峰的扫路1.doc_第4页
15天游峰的扫路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15天游峰的扫路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5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生字,理解词义3、通过朗读训练,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二、教学重点: 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三、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启发、揭题1、启发学生回忆: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去多名山风景秀丽,如:安徽的黄山和九华山、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它们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你曾经游览了哪些名山?游览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2、揭题、设

2、疑:看了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你想知道些什么?天游峰的扫路人有什么特点呢?大家能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呢?二、自读课文1、一读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二读要求: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做到流利地读,要有一定的速度。3、三读要求: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和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三、检查自读效果1、点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2、答疑解难3、理清课文脉络根据作者登天游峰的所见、所闻、所感分段四、再点名分段读课文五、作业设计: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中,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1、在一片()中,我隐约听见

3、“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清静寂静)2、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了。(沟通畅通)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我回到住地。(跟着伴随)-第二课时一、回顾复习,进入文本这节课我们和作者章武一起进一步走进天游峰,走进天游峰的扫路人。二、品读课文,理解文本1、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反复品读,说说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位怎样的老人?2、初识老人认识一个人,首先从什么开始?(外貌)▲“我循声迎了上去……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

4、清扫着路面。”(1)抓住“精瘦”体会老人辛勤劳动;抓住“褪色”体会老人的节俭,长期在外劳动造成的,风吹日晒才会褪色(2)无论是“褪色”、“运动鞋”还是“精瘦”,都非常准确地反映出老人是扫路人这一身份。我们继续走近这位老人。▲“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读了这一段,你又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相机引导学生用四字词语概括)(1)抓住“瘦削”“黝黑”体会老人的勤劳。(2)抓住“慈善”体会老人的慈祥、善良。(3)“炯炯有神”说明这位老人眼睛很亮,很有精神,很健康。(4)指导朗读▲对老人的两次外貌描写,作者为

5、什么要分开写呢?放在一块儿写不是更省事吗?(那这两次描写的内容能不能颠倒过来呢?) 3、作者在那儿偶遇了这位老人?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眼中的天游峰?▲天游峰——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就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天游峰高、险)(1)你想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天游峰的什么?(指导:百多级石梯,在阳光的照射下,象一根银丝,能看的清吗?模模糊糊,票飘悠悠)(2)如此高、险的天游峰,作者……好不得意。“好不得意”?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

6、,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的扫上去,在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1)抓住“顶天立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这些词句,体会天游峰很高。谁能把天游峰的“高”读出来呢?(2)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这些词语中体会游客们登山的提心吊胆,登山的累。(3)而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的扫上去,在一级一级扫下来……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啊?(不怕辛劳,热爱工作)是啊,因为热爱工作……▲既然是写扫路人,作者为什么

7、用了这么多语言来写天游峰的险,写游人登山的提心吊胆,登山的累?4、品读老人的豁达开朗▲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而老人却说:“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1)指导学生用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的语气来读(2)你读出了老人怎样的胸怀?(引导:再大的工作量,他也不觉得累;再艰苦的生活条件,他却怡然自乐,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豁达开朗(3)读出老人的豁达开朗▲   还能从文中的哪里看出老人的豁达开朗?一、“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

8、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1)抓住“我能舍得走吗?”这句话体会老人对天游峰的深情。指导朗读。(2)小结:老人离不开的是雪花泉的水、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